对检测样品的某一成分连续测量了5次,测量结果分别为:5.04,4.97,5.02,4.95,5.02。若该成分的实际含量为5.03,本次测量的最小误差是()(单位mg/L)。A、-0.02B、0.02C、±0.02D、±0.01

对检测样品的某一成分连续测量了5次,测量结果分别为:5.04,4.97,5.02,4.95,5.02。若该成分的实际含量为5.03,本次测量的最小误差是()(单位mg/L)。

  • A、-0.02
  • B、0.02
  • C、±0.02
  • D、±0.01

相关考题:

测量结果的真实值是指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或某一状态下,被测物理量的真正大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一检验方法的检出限为1.5μg/L,而被测样品的浓度为1.0μg/L,检测结果应表示为A、“0”B、“未检出”C、“-”D、“低于检测限”E、“无结果”

某一检验方法的检测限为1.0μg/L,而被测样品的浓度为0.7μg/L、检测结果应表示为A、"0"B、"-"C、"未检出"D、"低于检测限"E、"无结果"

对非显像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对同一被测样品连续测量10次,测量的相对误差通常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A、1%B、2%C、3%D、4%E、5%

(2018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

在测定待测物前,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根据是( )。A.检测的要求和样品的性状B.检测方法和所用仪器C.检测方法的灵敏度D.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E.样品所含基体成分

与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其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是控制物。A对B错

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d1=136.46m±0.015m,d2=960.76m±0.025m,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精度高。

与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其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是控制物。

计量抽样检验是在判断一批产品是否可接收时,对样本中的每个样品进行计量检测(用连续尺度测量方法)的抽检方法。

任何被测设备,当电源被切断后就可以立即进行绝缘测量了。

实验室间检测比对中的被测物品一般应具有如下()的特征。A、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指定B、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C、比对中提供给各参加实验室的被测样品是制备的散料时,对每一检测参数而言,被测样品必须充分均匀D、只要可能,在能验证实施过程中,被测样品必须充分稳定

实验室的检测报告至少包括()。A、标题B、所用方法的识别C、带有测量单位的检测结果D、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检测开始前和检测完成后,样品管理员必须对被测样品进行认真检查,对样品的(),(),(),()等感官性物标的详细内容。

做样品的时候,两次所做得到结果有很大出入,以前做生活饮用水中汞的时候标准空白很低不到100if,今天在做样品的时候加做了样品空白,得到的样品的检测结果都低于检出限,而且连续两次测量结果都一样,问题:做水中汞需要消化样品吗?

对检测样品的某一成分连续测量了5次,测量结果分别为:5.04,4.97,5.02,4.95,5.02。若该成分的实际含量为5.03,本次测量的最大偏差是()(单位mg/L)/。A、0.08B、-0.08C、-0.05D、0.05

经按有关规定测量,得某立式金属岸罐内的油液深度为11.123米。则下列猜测中可能正确的是()A、深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11.122米和11.124米B、深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11.124米、11.124米和11.121米C、深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11.123米、11.124米和11.122米D、深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11.121米、11.125米、11.124米和11.122米

现测得某立式金属岸罐内某种液体的平均温度为39.4℃。则下列猜测中肯定错误的是()A、液温测量了一次,测量结果为39.4℃B、液温测量了二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9℃和39.8℃C、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3℃、39.7℃和40.2℃D、液温测量了五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7.6℃、38.5℃、39.3℃、40.2℃和41.4℃

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进行计量时,测得某舱内油液的平均液位高度为7.123米。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7.120米和7.126米B、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4米、7.124米和7.121米C、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3米、7.124米和7.122米D、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7.121米、7.125米、7.124米和7.122米

声级检测时,设备声级测量每个测点连续读取()组数据并记录,对每一点测量结果逐一评价并给出所有测点的平均值,结果取连续等效A声级。对于稳态声源可取算数平均值。A、1B、2C、3D、5

单选题某一检验方法的检测限为1.0μg/L,而被测样品的浓度为0.7μg/L、检测结果应表示为()A0B-C未检出D低于检测限E无结果

多选题在对液深为12.005米的油液测量液温时,测得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为39.4℃。下列猜测肯定错误的是()A液温测量了二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9.0℃和39.8℃B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3℃、39.7℃和40.2℃C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6℃、39.6℃和40.0℃D液温测量了五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7.6℃、38.5℃、39.3℃、40.2℃和41.4℃

单选题对非显像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对同一被测样品连续测量10次,测量的相对误差通常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A1%B2%C3%D4%E5%

多选题在对船舶液货舱装载的油液进行计量时,测得某舱内油液的平均液位高度为7.123米。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二次,结果分别为7.120米和7.126米B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4米、7.124米和7.121米C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三次,结果分别为7.123米、7.124米和7.122米D对该舱内油液的液位高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为7.121米、7.125米、7.124米和7.122米

多选题实验室间检测比对中的被测物品一般应具有如下()的特征。A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指定B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C比对中提供给各参加实验室的被测样品是制备的散料时,对每一检测参数而言,被测样品必须充分均匀D只要可能,在能验证实施过程中,被测样品必须充分稳定

判断题与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其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是控制物。A对B错

单选题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