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油规定,对于炉后混氢的加氢裂化装置,与氢气混合前原料油换热温度应()。A、≤420℃B、≤400℃C、≤371℃D、可以换热至任意温度

联合油规定,对于炉后混氢的加氢裂化装置,与氢气混合前原料油换热温度应()。

  • A、≤420℃
  • B、≤400℃
  • C、≤371℃
  • D、可以换热至任意温度

相关考题:

中变气一般先与()换热,再进入低变反应器。 A、粗氢气B、原料油C、工业氢D、锅炉给水

换热顺一般地说总是将冷流先与温度()的热源换热,然后再与温度()的换热,但要考虑热源的()及()情况。

原料与新氢、循环氢混合,并与反应产物换热后,以气液混相状态进入加热炉的方式,为炉前混氢。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加氢异构氢油比增加,有利于原料油和氢气充分混合,同时易于带走反应热。()

炉前混氢点安装于哪个设备前( )。A、精制产物与原料油换热器B、异构产物与混氢油换热器C、热高分气与循环氢换热器D、反应进料泵

钠离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炉水换热后温度不够,水汽分离不好。

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的重要参数是()。A、有效换热面积B、换热介质温度C、换热介质流量D、有效换热面积、介质温度、流量

装置开工时由低氮油换进VGO因吸附热引起床层温度升高的幅度如何?

粗氢气与()换热,使用冷流调节甲烷化反应气体的入口温度A、工业氢B、中变气C、转化气D、低变气

原料油进电脱盐之前与哪些介质换热?

加氢裂化氢油比增加,有利于原料油和氢气充分混合,同时易于带走反应热。

对于炉后混氢流程,如何判断氢气加热炉炉管内有油,应如何处理?

对于炉后混氢的加氢裂化装置,与氢气混合前原料油换热温度应()A、≤254℃B、≤315℃C、≤371℃D、任意温度

换进原料油期间应遵循“先提量,后提温”的操作原则,用()调节各催化剂床层入口温度,控制床层温升。A、循环氢量B、原料油量C、冷氢量

所谓加氢装置炉前混氢就是()混合后进人加热炉进行加热。A、氢气B、原料油C、氢气和原料油D、无法确定

所谓加氢装置炉后混氢就是()在加热炉加热后与原料油混合。A、氢气B、原料油C、氢气和原料油D、无法确定

正常操作时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反应温度的主要调节手段为()。A、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B、提高烯烃加氢反应C、增加原料换热器的换热温度D、提高循环氢流量

装置反应部分主物料(汽油)的原则流程顺序是()A、原料罐缓冲、原料泵升压、混氢、换热、加热炉加热、反应器反应B、原料罐缓冲、原料泵升压、换热、混氢、加热炉加热、反应器反应C、原料罐缓冲、混氢、原料泵升压、换热、加热炉加热、反应器反应D、原料罐缓冲、换热、原料泵升压、混氢、加热炉加热、反应器反应

氢油比通常指()装置氢气和原料油的体积或摩尔比。A、加氢裂化B、催化裂化C、催化重整D、烷基化

原油与常压热水换热流程应如下进行设计:减少每一台换热器的传热温差,温度较高的流体与温度较高的流体换热,然后再与温度不高的流体换热,温度高的流体应与温度低的流体多次换热,就是说,在设计换热流程时,要注意热流体的能级,合理地组织换热流程。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时,需要进行热氢气提,热氢气提的操作条件为()。A、裂化反应器出口压力降到15.0MPa(表)B、反应器入口温度升到400℃,并保持此温度24hC、循环氢以最大流率循环,并保持浓度在80%(V)以上D、全开各路急冷氢阀

高压换热器系统的主要温度控制回路有()。A、循环氢换热温度控制B、原料油换热温度控制C、低分出料换热温度控制D、反应流出物冷却温度控制

原料与新氢、循环氢混合,并与反应产物换热后,以气液混相状态进入加热炉的方式,为炉前混氢。

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投用原油换热器时 [P]-应先与热流温度()的油品换热 [P]-再与热流温度()的油品换热,使各换热器都维持较大的温差

防止烟气露点腐蚀的方法有()。A、操作上适当提高加热炉排烟温度B、设计上让换热面表面温度等于烟气的露点温度C、操作上适当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D、设计上让换热面表面温度低于烟气的露点温度

判断题原料与新氢、循环氢混合,并与反应产物换热后,以气液混相状态进入加热炉的方式,为炉前混氢。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