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催化剂经过370℃恒温硫化后,判定硫化结束的基本条件为()。A、裂化反应器出口与精制反应器入口循环氢中水含量、H2S浓度相近。B、高分的生成水量基本不再增加C、连续4小时循环氢中H2S浓度大于1%(V)D、硫化剂注入的总注入量已达到或接近预定的理论用量

加氢催化剂经过370℃恒温硫化后,判定硫化结束的基本条件为()。

  • A、裂化反应器出口与精制反应器入口循环氢中水含量、H2S浓度相近。
  • B、高分的生成水量基本不再增加
  • C、连续4小时循环氢中H2S浓度大于1%(V)
  • D、硫化剂注入的总注入量已达到或接近预定的理论用量

相关考题:

预加氢催化剂装填之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有()。 A、反应器内要打扫干净B、反应器与系统隔离的盲板已加好C、预加氢催化剂还原结束D、预加氢催化剂硫化结束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酸性功能较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加氢装置在催化剂高温恒温硫化期间,硫化剂注入泵突然出现故障而停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冷氢量降温B、增大硫化剂量降温C、降低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出口温度

尾气加氢催化剂用酸性气进行预硫化操作,硫化结束的判断标准是()。A、进口硫化氢含量高于出口B、进出口硫化氢含量相等C、出口硫化氢含量为零D、反应器床层温度不再上升即可

什么是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为什么要进行预硫化?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后置换硫化油的原因是()A、防止催化剂中毒B、防止催化剂还原C、防止催化剂活性过高D、防止催化剂结焦

避免催化剂损坏,在加氢装置停工过程必须对反应系统进行()A、恒温脱氢B、再生烧焦C、热氢带油D、硫化恒温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再生结束后,二段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存在形态是()。A、金属状态B、硫化状态C、氧化状态D、无固定状态

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为什么要预硫化?常用什么样的硫化剂?硫化条件对于催化剂的预硫化有何影响?

加氢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为氧化态,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新鲜的或再生后的催化剂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预硫化,使用的硫化剂为DMDS,其分解温度为()

蜡油加氢裂化催化剂预硫化时裂化床层入口最高硫化温度为()℃且恒温硫化4小时。A、290B、325C、330D、350

加氢脱硫催化剂预硫化最终温度一般为()。A、310~370℃B、350~400℃C、400~450℃D、270~350℃

以下关于加氢裂化催化剂硫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湿法硫化方式的硫化温度相对较高B、催化剂湿法硫化的馏分油以直馏煤油馏分应用最多C、含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多采用湿法硫化D、催化剂的干燥脱水,对于催化剂湿法硫化是十分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汽油加氢装置采用()硫化,催化剂预硫化采用的硫化油是()。

被还原后的催化剂再进行预硫化,结果为()。A、可以达到完全硫化程度,不会损害硫化后催化剂的加氢性能B、被还原后的催化剂很难再硫化,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受到很大的损害C、硫化速度稍微慢一点,时间稍微延长可以达到完全硫化D、即使再次氧化后也不能硫化

加氢催化剂硫化时主要控制参数除硫化油、硫化剂选择外,还有()。A、注硫速度B、初始硫化温度C、硫化温度和恒温时间D、硫化氢分压

加氢催化剂硫化时所用硫化剂是()。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A、碱性功能较强B、活性较低C、酸性功能较弱D、酸性功能较强

加氢装置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在高温恒温硫化期间,硫化剂注入泵突然出现故障而停泵,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冷氢量降温B、增大硫化剂量降温C、降低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出口温度D、停止硫化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

加氢催化剂的硫化方法分为两种,即干法硫化和湿法硫化。

加氢催化剂硫化结束的标准是反应器床层无温升。

下列关于加氢催化剂在干法硫化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起始硫化温度175℃,终止硫化温度370℃B、硫化过程有两个恒温阶段,分别是230℃和290℃C、恒温阶段的恒温时间不应小于8hD、硫化剂注入后会产生一定的温波,应在温波通过反应器各床层后,再继续按硫化要求的升温速度升温

加氢催化剂只有经过硫化反应使催化剂中活性金属()转化为硫化态。A、氧化物B、硫化物C、碱性化合物D、酸性化合物

加氢催化剂为什么需要硫化,硫化前对催化剂的操作温度有何要求?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酸性功能较弱。

判断题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酸性功能较弱。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