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材料一:“三角形的分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 材料二:“卖火柴的小女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7—71页] 材料三:“我的责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我的责任
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3.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讲授新知:
师: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我是谁”。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我的责任”。
板书:第二课我的责任
师: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道理谁都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该谁做。
板书:
一、这些事情该谁做
(课件展示四幅图片:房间该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教室该谁打扫?)师:这些事情该谁做?
生:(踊跃发言)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都很会做事情。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观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记录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记录,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会做的。说一说,对于会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生:我会做的事有:洗碗、洗菜、整理房间等。不会做的事有:买菜、看医生等。
师:同学们很勤劳,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请同学们归纳、思考一下,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请同学们上台写。
(小黑板出示:我该做什么?1.在家里:2.在学校班级里:3.在社会上:)(生在答题卡上认真地写)
(板书: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积极参与)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做事情,都是能干的好孩子。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事的道理,就应该积极地去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呢?(课件展示三幅图片)
(板书:我们的好主意)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生:我告诉妈妈,认真一点,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办法。请大家谈一谈有没有和图中同学类似的情况,同桌互相讨论,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生:我洗自己的衣服,妈妈担心洗不干净。我就学着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净了再让妈妈检查……
(板书:先拿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商量一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既做好了事情,又锻炼了自己。在家里、在学校里,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们都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书:给自己找岗位)
(课件展示找到岗位的四幅图片)
师:还有其他岗位吗?下面我们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岗位。找到后,要制订你的计划,并宣布一下。
生:擦讲台、擦门窗等。
师:同学们都很热爱劳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回家与家长商量一下,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扫地、饭后收拾碗筷等)。
(板书:要适合自己,力所能及)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在不同的生活场所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材料一:“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2页] 材料二:“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 材料三:“秋天的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2—47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angry,excited,happy,sad,bored。
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讲授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Sad face”。教师指着sad face问学生:Is it a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做出脸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教师可让同桌之间一人做表情,另一人画脸,请学生描述图如:He/She is happy/sad.(整堂课用happy face和sad faee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词:excited,tired,angry,bored。同时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利用课件2(Let’s learn)呈现本课Let’s learn部分,学生看图,听读音,跟读单词,教师或请学生叙述图片内容,例如:“Amy is very tired.“ZhangPeng feel sexcited”等。
学生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猜单词,教师适时鼓励,在学生猜词过程中,教师运用“Is she/he…?”“Does she/he feel…?”“How does she/he feel?’’等句型提问,以此来复习巩固所学形容词。
3.游戏:“谁来问我来答”
教师将简笔画头像分给各小组。拿到笔画的人有问必答,教师引导学生用“How do you feel?”“ Are you…?”“Do you feel…?”等句型来提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在其间巡视指导,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活动之后请几组来做问答,检测活动效果。


材料一:“一分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33页] 材料二:“认识钟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5页] 材料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58—63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课堂导入: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像)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竞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答案吧!


材料一:“骨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21页] 材料二:“丑小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6—129页] 材料三:“圆的周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小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传授新知:
6.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引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测量验证
1.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3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π≈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四)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7πd)只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材料一:“垂直与平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材料二:“四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1—63页]材料三:“平安回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18—21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四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课堂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
师:这四幅有趣的图画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四季)齐读课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王老师整理了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同学们可以先测试测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水下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材料二:“测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材料三:“家庭小账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目标 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教学重点 感悟诚实的美好品质,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明白国王选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小伙伴,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 2.揭题 (1)好吧,咱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盆”、“分”。(让学生认识“皿”字底,鼓励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教师进行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想一想:国王用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画出读不懂的问题。 5.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有感情地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3.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对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说的话写下来,并读一读。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后实践活动 以“游诚实国”为题,想一想雄日当了国王以后,他的国家会怎么样?自编童话,续讲故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爬山虎的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材料二:“克和千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植物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克和千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盘秤、天平、500克的盐、1千克的面条、2分硬币、100克的大米、字典、苹果、香蕉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用千克做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书包你估计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1,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开课时老师的两个礼物,看看哪个更重。你是怎样判断的?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89页第4题) 2.玲玲的日记 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材料二:“小数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归纳,认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为我们服务的人,而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感觉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四、教学准备 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周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人,引出课题 师:回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那么丰富多彩,在这多彩的生活中又有谁在为我们忙碌,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话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板书) (二)观察图片——认识身边的劳动者 1.认识学校里的劳动者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①师引:孩子们看看这是哪啊? ②师: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一天当中,我们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每天都能看到哪些人在学校里为我们服务呢?(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 ①你们最喜欢的一定是林老师,因为林老师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你们平时能看到林老师在学校里干什么呢? ②你们喜欢她吗?我想你们喜欢她的最大原因是林老师上课很用心,今天,我就特意拿来了林老师的一本备课笔记,你们一定没有看到过,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同学们现在上到多少课? ③光是上这一课,林老师就整整备了三页纸,而且还在里面做了很多笔记。怪不得她的课上得很生动,原来她在课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看了这本教案,你有什么想说的? ④其实林老师每一节课都是这样做的,一学期下来,林老师这样的备课本可能有好几本呢,我们看到的是林老师平时在校园里的忙碌,而看不到的则是她在背后付出的心血。作为老师,在这个讲台上一届一届的迎来送往,为孩子们传授着知识,等到她退休的时候,她的备课本恐怕用一个柜子都装不完! ⑤有这么好的老师在为我们传授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认识家庭生活中的劳动者 (1)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提供着服务,但是,回到家里,恐怕就不需要别人为我们服务了吧!你们认同我的说法吗?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说说在家庭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3)刚才有好多同学提到了看电视,我相信你们最爱看的一定是动画片吧! ①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段剪辑。 这部动画片的名字是什么?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是哪些人默默地工作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精彩的动画片? 指名说,教师适时引导。 ②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尾字幕,显示一连串的工作者。学生谈感受。 ③小结:原来,在家不出门,看似简单的看电视、看影碟,就有这么多工作人员为我们默默无闻地提供着服务。 (三)链接生活——了解更多行业的劳动者 师:孩子们,刚才有很多同学都谈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来自各行各业,用他们的劳动在为社会服务。 1.谁来说说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们又是怎样为别人服务的呢? 2.了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①师引: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不同的服务,其中有些行业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行业可能我们还不太了解,你想了解他们吗? ②课件播放视频:为我们服务的人——引导学生欣赏并用心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劳与无私奉献精神。 ③在刚刚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或许,你们的亲人、朋友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看到他们工作的场景,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过渡语:可是,假如有一天,忽然没有了这些人的工作,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四)明理激情——假如没有他们 1.课件出示漫画:假如没有清洁工——引导学生感受清洁工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 讨论与交流: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假如没有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麻烦呢?(举例加以说明)——引导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并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及其服务。 3.既然他们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更要学会尊重他们。 (五)升华总结 1.那么,面对他们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呢?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吧。 2.结语:孩子们,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必将成为社会的一员。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长大后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也成为一个别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人!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古诗两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电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课本上那三幅图画都发生了什么啊? 生1:买东西。 生2:存钱。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你们能列举出人民币都有哪些吗? 生1:1角、5角。 生2:1元、5元。 生3:10元、20元、50元、100元。 生4:1分、5分。 师:很好,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5:有硬币和纸币。 师:太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人民币吧。 (打开幻灯机出示各种人民币,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好了,如果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话,我们会怎样来给它们划分啊? 生:按元、角、分。 师:好的,那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体验生活实际应用 师:不错。我们在课堂上来表演一个小的游戏好吗? 生:好。 (一个学生把准备好的“商品”摆放在桌子上,用一些卡片代表人民币,一个学生扮演销售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分别进行演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用它可以购买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我们要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2.填一填 3元=()角 50角=()元 8元=()角 70角=()元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