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高频考点习题及答案

某一土层描述为:黏土与粉砂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30~40cm,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定名最确切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

A、黏土夹粉砂层
B、黏土与粉砂互层
C、黏土夹薄层粉砂
D、黏土混粉砂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题中黏土层与粉砂层的厚度比为1/2~1,大于1/3,因此应定为“互层”,故“黏土与粉砂互层”定名最确切。


土层在空间上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并且重复出现,该地层应确定为( )。
A.夹层 B.夹薄层 C.互层 D.交错层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2009年版)第3.3. 6条,对同一土层中相间韵律沉积的,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定为“夹薄层”。


某港口岩土工程勘察,有一粉质黏土和粉砂成层状交替分布的土层,粉质黏土平均层厚40cm,粉砂平均层厚5cm,按《港口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1—2010),该层土应定名为下列哪个选项?(  )

A、互层土
B、夹层土
C、间层土
D、混层土

答案:B
解析:
根据《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133—1—2010)第4.2.17条第2款,夹层土,具夹层构造,两类土层厚度相差较大,厚度比1:3~1:10。该土层厚度比为:5/40=1/8,为夹层土。


同一土层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互层
B.夹层
C.夹薄层
D.交错层

答案:C
解析: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试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同一土层单元中,厚薄土层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时,该土层单元的定名宜选择下列哪一选项 ( )
A.互层 B.夹层 C.夹薄层 D.交错层


答案: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3.3.6条。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高频考点习题及答案

1.某一土层描述为:黏土与粉砂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3040cm,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定名最确切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A.黏土夹粉砂层B.黏土与粉砂互层C.黏土夹薄层粉砂D.黏土混粉砂【答案】:B【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题中黏土层与粉砂层的厚度比为20/3030/400.670.75,大于1/3,因此应定为“互层”,故“黏土与粉砂互层”定名最确切。2.关于港口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布置原则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线,海港勘探点可按网格状布置B.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点应按垂直岸向布置C.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线应按垂直于水工建筑长轴方向布置D.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港口陆域建筑区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单元走向布置勘探线【答案】:A|B【解析】:A项,根据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第5.2.7.1条规定,河港宜垂直于岸向布置勘探线,线距不宜大于200m,线上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150m。根据第5.2.7.2条规定,海港可按网格状布置勘探测试点,点的间距宜为200500m;BCD三项,根据第5.3.5条规定,勘探线和勘探点宜布置在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的地形图上;勘探线宜垂直岸向或平行于水工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勘探线和勘探点的间距,应根据工程要求、地貌特征、岩土分布、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等确定;在岸坡地段和岩石与土层组合地段宜适当加密。3.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对下列各种桩型承受桩顶竖向荷载时的抗力的描述中,( )是正确的。2008年真题A.摩擦桩:桩侧阻力B.端承摩擦桩:主要是桩端阻力C.端承桩:桩端阻力D.摩擦端承桩:主要是桩侧阻力【答案】:A|C【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3.1条第1款规定,基桩按承载性状分类:摩擦型桩。a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b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a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b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4.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2011年真题A.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B.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C.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D.采深小,上覆岩层极坚硬地段【答案】:A|B【解析】:AB两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5.5条第1款规定,下列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由于地表移动有变形引起边坡失稳和山崖崩塌的地段;地表倾斜大于10mm/m、地表曲率大于0.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的地段。C项,根据第5.5.7条,小窑采空区的建筑物应避开地表裂缝和陷坑地段。对次要建筑且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地表已经稳定时可不进行稳定性评价。D项,根据第5.5.5条第2款,下列地段作为建筑场地时,应评价其适宜性: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小于30的地段;采深小,上覆岩层极坚硬,并采用非正规开采方法的地段;地表倾斜为310mm/m,地表曲率为0.20.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为26mm/m的地段。5.某场地中有湿陷性黄土,在5.0m处取样,测定其湿陷系数为0.06,该处黄土的湿陷强度为( )。A.湿陷性轻微B.湿陷性中等C.湿陷性强烈D.湿陷性特别强烈【答案】:B【解析】: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4.4.1条第2款规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当0.015s0.030时,湿陷性轻微;当0.030s0.070时,湿陷性中等;当s0.070时,湿陷性强烈。6.土动参数的室内试验方法有( )。A.动三轴试验B.共振柱试验C.动单剪试验D.动扭转试验和振动台试验【答案】:A|B|C【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1.5.1条规定,当工程设计要求测定土的动力性质时,可采用动三轴试验、动单剪试验或共振柱试验。在选择试验方法和仪器时,应注意其动应变的适用范围。7.核电厂初步设计勘察应分四个地段进行,各地段有不同的勘察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是四个地段的准确划分?( )2011年真题A.核岛地段、常规岛地段、电气厂房地段、附属建筑地段B.核反应堆厂房地段、核燃料厂房地段、电气厂房地段、附属建筑地段C.核安全有关建筑地段、常规建筑地段、电气厂房地段、水工建筑地段D.核岛地段、常规岛地段、附属建筑地段、水工建筑地段【答案】:D【解析】: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可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建造等五个勘察阶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6.14条规定,核电厂的初步设计勘察应分为核岛、常规岛、附属建筑和水工建筑四个地段进行。8.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排水竖井宜穿透受压软土层,对软土层深厚竖井很深的情况应考虑井阻影响,问井阻影响程度与下列( )选项无关。A.竖井纵向通水量B.竖井深度C.竖井顶面排水砂垫层厚度D.受压软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答案】:C9.冻土地温特征值不包括( )。A.平均地温B.地温年变化深度C.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年平均地温D.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年最高地温【答案】:A【解析】:冻土地温特征值是冻土中年平均地温、地温年变化深度、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年平均地温、年最高地温和年最低地温的总称。10.下列几种浅基础类型,哪种最适宜用刚性基础假定?( )2012年真题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筏形基础D.箱形基础【答案】:A【解析】:刚性基础是指基础底部扩展部分不超过基础材料刚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础。它包括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刚性基础抗压性较好,而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基本不发生挠曲变形,基础面积越小越符合刚性基础的假定。A项,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多为无筋扩展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独立柱下面,主要承受竖向受压荷载,计算时适宜用刚性基础假定。B项,条形基础按构件的不同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以及混凝土墙-柱下混合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不同于独立基础的地方在于独立基础是双向受力构件,需要验算受冲切承载力,而条形基础是单方向受力构件,抗弯刚度较大,需要验算受剪承载力。因此验算条形基础一般使用柔性基础假定。CD两项,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形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都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同时斜截面受剪与受冲切承载力都较高,不适用刚性基础假定。箱筏基础一般采用柔性基础假定。1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对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点的精度要求,如测绘比例尺选用15000,则地质测绘点的实测精度应不低于下列哪个选项?( )A.5mB.10mC.15mD.20m【答案】:C【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8.0.3条规定,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测绘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可选用15000150000;初步勘察可选用12000110000;详细勘察可选用150012000;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等),可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3mm。根据第款,可得地质测绘点的实测精度为:3mm500015000mm15m。12.在公路工程初步勘察时,线路工程地质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各不宜小于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真题A.50mB.100mC.150mD.200m【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第5.2.2条第3款规定,路线工程地质调绘应沿线路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调绘宽度沿路线两侧的距离各不宜小于200m。13.西北地区某沟谷中洪水期过水断面面积为1100m2,湿周长为320m,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水面坡度为7.0%,固体物质平均比重为2.60,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12.5kN/m3,该泥石流流速为( )m/s。A.10.6B.3.2C.4.5D.5.6【答案】:A14.下列各项不属于渗透稳定的工作内容的是( )。A.判明坝体和坝基土体的渗透稳定B.鉴别土的渗透变形形式C.进行坝下游渗流出溢段的渗透稳定计算D.坝基渗漏量的计算【答案】:D【解析】: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10.2.1条规定,渗透稳定计算应包括:判别土的渗透变形形式,即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失等;判明坝和坝基土体的渗透稳定;判明坝下游渗流逸出段的渗透稳定。15.2000版ISO19000标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A.以质量为中心B.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C.持续改进D.互利的供方关系【答案】:B|C|D【解析】:2000版ISO19000标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 )。
A.夹层 B.互层 C. 千层 D.夹薄层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3. 3. 6条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韵律沉积的,当薄层与厚诏的厚度比大于1/3时, 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且多次出现的土层定为“夹薄层”。


某地基中黏土与粉砂成层出现,黏土层单层平均厚度为0.5~0.8m,粉砂层单层平均厚度为8~10cm,则该土名应定为()。

  • A、黏土粉砂互层
  • B、黏土夹粉砂层
  • C、粉砂夹黏土层
  • D、黏土间薄层粉砂

正确答案:B


某一土层描述为:黏土与粉砂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50~60cm,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其定名最确切的是下列()项。()

  • A、黏土夹粉砂层
  • B、黏土与粉砂互层
  • C、黏土夹薄层粉砂
  • D、黏土混粉砂

正确答案:B


某地基由黏土与粉砂相间组成,黏土单层厚度为20~30cm,粉砂单层厚度为5~7cm,该土应定名为()。

  • A、黏土粉砂互层
  • B、黏土夹粉砂层
  • C、黏土间薄层粉砂
  • D、黏土粉砂层

正确答案:B


同一土层单元中,厚薄土层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时,该土层单元的定名宜选择()。

  • A、互层
  • B、夹层
  • C、夹薄层
  • D、交错层

正确答案:C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同一土层单元中,厚薄土层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时,该土层单元的定名宜选择(  )。[2008年真题]A互层B夹层C夹薄层D交错层正确答案: 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义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义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义为“夹薄层”。

考题 单选题某一土层描述为:黏土与粉砂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30~40cm,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定名最确切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2011年真题]A黏土夹粉砂层B黏土与粉砂互层C黏土夹薄层粉砂D黏土混粉砂正确答案: C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题中黏土层与粉砂层的厚度比为20/30~30/40=0.67~0.75,大于1/3,因此应定为“互层”,故“黏土与粉砂互层”定名最确切。

考题 单选题同一土层单元中,厚薄土层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壁与厚壁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时,该土层单位的定名宜选择下列哪一选项?()A互层B夹层C夹薄层D交错层正确答案: A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沉积的砂及黏土层呈韵律沉积,砂层平均单层厚20~30cm,黏土层平均单层厚度为4~5cm,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该土层应定名为()。A互层B夹层C夹薄层D单独分层正确答案: B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某地基中黏土与粉砂成层出现,黏土层单层平均厚度为0.5~0.8m,粉砂层单层平均厚度为8~10cm,则该土名应定为()。A黏土粉砂互层B黏土夹粉砂层C粉砂夹黏土层D黏土间薄层粉砂正确答案: C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某港口岩土工程勘察,有一粉质黏土和粉砂成层状交替分布的土层,粉质黏土平均层厚40cm,粉砂平均层厚5cm,按《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该层土应定名为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真题]A互层土B夹层土C间层土D混层土正确答案: A解析: 根据《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第4.2.7条规定,根据薄层土和厚层土的厚度比可分为互层土、夹层土和间层土。其中夹层土,具夹层构造,两类土层厚度相差较大,厚度比1︰3~1︰10。该题土层厚度比为:5/40=1/8。

考题 单选题某一土层描述为:粉砂与黏土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30-40cm,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定名最确切的是下列哪一选项?()A黏土夹粉砂层B黏土与粉砂互层C黏土夹薄层粉砂D黏土混粉砂正确答案: C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某同一土层中黏土与粉砂相间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60cm,后者层厚4~5cm,该土定名为().A、黏土混粉砂B、黏土与粉砂互层C、黏土夹薄层粉砂D、黏土夹粉砂层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  )。A夹层B互层C千层D夹薄层正确答案: B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考题 单选题土层在空间上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并且重复出现,该地层应确定为(  )。A夹层B夹薄层C互层D交错层正确答案: A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