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由于夜班炉况不好塌料亏料,有扩大料批赶料线,至白班7:40基本赶上料线后缩小矿批,视渣碱偏上有调碱度,为调节气流第7批改焦角24.50(第四环)为23.50。高炉出第一炉铁[Si]=0.35%,9:06分时风量小不稳,减煤减氧,P代Z一车,短暂减风温40℃,之后风量风压较稳,炉况有所好转,于12批变料增用KJ至35Kg/t,逐加大氧量。出第二炉铁[Si]=0.47%,10:40分炉况不好塌料不明,补焦600Kg,之后再补焦一车,11:00减风20KPa(实减15KPa),风压为206KPa,氧量降至1500m3/h,赶料线明后至12:00多炉况又反复多次塌料,再次降压20KPa至风压188KPa并停氧,期间顶温偏高,有管道气流吹出,出第三炉铁前期[Si]=0.42%,后期[Si]下行,渣铁物理热变差,流动性也变坏,炉况向凉。于12:45左右补焦3车,过二批再补焦3车。之后炉况仍不好,于13:47难行塌料至悬料,再次降压40KPa至140KPa,炉况剧凉,14:05塌料至4.7m,加焦20车,风口变差,渣铁难出,14:152#风口结渣后灌渣,14:201#风口倒灌渣,14:253#风口结渣(19:26自行吹开)。炉凉过程于13:51停煤,白班加焦27车(因悬料实加7车焦,中班加20车焦后扒回7车焦共加净焦39.8t),白班第30批缩矿批至13500吨(原为14100吨),退负荷至3.85,白班第33批缩矿批至13200吨,停用焦丁和矿石,白班第35批(实为中班)调停煤负荷至3.0,中班第2批再次缩小矿批至8000吨,负荷退至2.86并配萤石15Kg/t。中班维持慢风作业,快速排放渣铁,并另加焦13车,至中班后期[Si]回升至0.58%,到夜班第一炉[Si]回升至0.92%,物理热好转,炉凉解除,消除炉凉过程近一个半班。上述3#炉凉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9日由于夜班炉况不好塌料亏料,有扩大料批赶料线,至白班7:40基本赶上料线后缩小矿批,视渣碱偏上有调碱度,为调节气流第7批改焦角24.50(第四环)为23.50。高炉出第一炉铁[Si]=0.35%,9:06分时风量小不稳,减煤减氧,P代Z一车,短暂减风温40℃,之后风量风压较稳,炉况有所好转,于12批变料增用KJ至35Kg/t,逐加大氧量。出第二炉铁[Si]=0.47%,10:40分炉况不好塌料不明,补焦600Kg,之后再补焦一车,11:00减风20KPa(实减15KPa),风压为206KPa,氧量降至1500m3/h,赶料线明后至12:00多炉况又反复多次塌料,再次降压20KPa至风压188KPa并停氧,期间顶温偏高,有管道气流吹出,出第三炉铁前期[Si]=0.42%,后期[Si]下行,渣铁物理热变差,流动性也变坏,炉况向凉。于12:45左右补焦3车,过二批再补焦3车。之后炉况仍不好,于13:47难行塌料至悬料,再次降压40KPa至140KPa,炉况剧凉,14:05塌料至4.7m,加焦20车,风口变差,渣铁难出,14:152#风口结渣后灌渣,14:201#风口倒灌渣,14:253#风口结渣(19:26自行吹开)。炉凉过程于13:51停煤,白班加焦27车(因悬料实加7车焦,中班加20车焦后扒回7车焦共加净焦39.8t),白班第30批缩矿批至13500吨(原为14100吨),退负荷至3.85,白班第33批缩矿批至13200吨,停用焦丁和矿石,白班第35批(实为中班)调停煤负荷至3.0,中班第2批再次缩小矿批至8000吨,负荷退至2.86并配萤石15Kg/t。中班维持慢风作业,快速排放渣铁,并另加焦13车,至中班后期[Si]回升至0.58%,到夜班第一炉[Si]回升至0.92%,物理热好转,炉凉解除,消除炉凉过程近一个半班。上述3#炉凉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相关考题:

炭材烘干产品水分超高后果不包括()。 A、使入炉石灰粉化,堵塞料管B、电石炉内棚料、喷料、塌料C、石灰窑窑况差D、炉气中H2含量偏高

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的稳定。A.炉温、料批、煤气流、B.炉温、煤气流、碱度C.煤气流、炉温、料批D.煤气流、料批、碱度

某高炉矿批18t,每批料由烧结矿和球团矿组成,其中烧结矿品位58%,球团矿品位62%,每批料理论铁量11.2t,某炉次铁跑料14批。问:该炉次铁理论出铁量是多少?

喷煤的高炉调剂炉况时,对炉凉初期发现风压平稳,下料加快应及时()。A、减煤B、减风C、提高风温或煤量

计算题:某焦化厂140t/h干熄焦,实际运行时排焦量为120t/h,干熄炉预存段内径7.8米,预存段“零料位”为干熄炉炉口向下12米位置,干熄炉100%料位为干熄炉炉口向下4米位置,其设定的高料位为85%,低料位为15%,请问当干熄炉料位为70%时,提升机系统出现故障不能装焦,此时开始按40t/h排焦,能维持多长时间排至低料位?

喷煤的高炉调剂炉况的一般顺序为()。A、煤量—风温—风量—装料制度—负荷—加净焦B、风温—煤量—装料制度—风量—负荷—加净焦C、风量—风温—煤量—装料制度—负荷—加净焦

炉况不顺的初期,()是降低压差,消除管道,防止难行,崩料和悬料的有效手段。A、降低风温B、停止喷煤C、减小风量D、减负荷

2010年1月7日夜班4:52悬料,高炉停煤,4:55降风压至209Kpa、风量至985m3/min塌料,塌料后料不动,至5:21降风压至77Kpa、降风量至117m3/min,5:30--5:31铁后休风坐料,料线3.86m。复风后高炉逐步加风,赶料线,6:07送煤4t/h,6:43送煤5t/h。至6:54加风压至184Kpa、风量至1042m3/min,7:11高炉小塌料料线从1.9m塌至不明,工长降风压至172Kpa、降风量至1012m3/min。7:11塌料后,炉况一直不好,风压加、减频繁,亏料线,停煤次数多,至白班8:31塌料至料线3.86m料不动,期间共有5次塌料,料线均超过3m,夜班共计补焦9.12t。因8:31塌料后悬料,9:19白班工长梁水寿待赶满料线后休风坐料,堵3#、7#、10#风口恢复炉况,复风后炉况较好,9:52加风压至163Kpa、风量至952m3/min,9:55按3t/h送煤,前期补焦7.5t,退负荷至4.0-3.8。后期补焦3t。复风后10:20开第二炉铁,炉温正常[si]0.54%、[s]0.061%。10:40加风至174Kpa、风量至995m3/min。11:50第三炉开口后炉温下行[si]0.37%、[s]0.106%,13:10第四炉开口后降风压至150Kpa、降风量至837m3/min,虽补焦到达,但[si]0.43%、[s]0.083%。之后中班第一炉[si]0.43%、[s]0.071%,第二炉[si]0.80%、[s]0.087%。分析上述2#高炉外铁事故发生的原因?简述处理及教训。

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的稳定。A、炉温、料批、碱度B、炉温、煤气流、碱度C、煤气流、炉温、料批D、煤气流、碱度、料批

严禁长期低料线操作,一旦造成了空尺与减风局面,应遵循的原则是:低料线补焦,风加全在前,料线正常在后,赶料线和加风量穿插进行。

大料批定差料线一车一布分装,能够改善软熔带透气性,稳定上部气流,采用定差料线一车一布能够有效地抑制边沿、开放中心,在操作调剂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矿焦料线差来调剂炉况。

炉况正常条件下,提高料线则料峰靠近炉墙。

炉热料慢可酌情加氧,料速偏快,要减氧甚至减风控制

下面哪几种情况属于非正常炉况标志:()A、风口明亮,风压曲线表现呆滞,料尺有停滞滑落现象。B、风口明亮,圆周工作均匀,风口不挂渣、涌渣,渣铁物理热充足,上、下渣温一致,风量、风压曲线均匀圆滑,料线均匀正常。C、风口发暗,有时涌渣,风压高,有波动,出渣、出铁前风压升高,风量下降,上、下渣温差别大。D、风口很明亮,但不活跃,渣、铁物理热低。

低料线危害极大,最终会导致高炉炉况不顺和()A、悬料B、崩料C、炉温上行D、炉凉

已知某高炉日产铁4400t,焦比为460Kg/t,平均入炉风量3400m3/min。炉内装入正常料31至规定料线位置,矿批41t,堆比重1.7t/m3,焦批9.2t,堆比重0.5t/m3。求降料线(不再加料)2小时后,炉内腾出的容积空间是多少?(不考虑漏风损失,炉料压缩率为10%)。

炉缸大凉的处理()。A、停氧加焦并减轻焦炭负荷B、加风加快料速,使轻负荷料快速下达C、减少风量,高压转常压操作D、增加出铁次数,及时出净渣铁

为什么亏料线在1小时以上和亏料线到3米时应酌情减风补加净焦或加轻料?

在全焦冶炼时,原料条件、风温、焦比等不变时,一定的风量相应有一定的料速,料速过快过慢都是炉况变化的征兆。

高炉炉况向凉时,每小时料批数减少;向热时,料批数增加;难行时,料尺呆滞。

富氧前要有一个稳定、顺行的炉况。下列情况停止富氧()。A、高炉减风、慢风作业时B、炉况行程不顺时C、高炉低压和休风时D、高炉拉风时

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的稳定。A、炉温、料批、煤气流、B、炉温、煤气流、碱度C、煤气流、炉温、料批D、煤气流、料批、碱度

调剂风量处理炉况:减风时减少炉内煤气量,降低气流速度,改进气流分布,并降低了料速,提高炉温;加风时作用相反。

2008年12月31日22:38分高炉发生管道行程,当班工长及时减风至300kPa制止管道行程,付工长组织炉前出铁,减风后于22:44下半批料,料不动,高炉处于悬料状态,风压逐步上升至327kPa,风量2150m3/min左右。此后22:49减风至308kPa、风量179m3/min,23:08减风至262kPa、风量681m3/min,23:20减风至235kPa、风量892m3/min,23:26减风至159kPa、风量681m3/min,23:31减风至101kPa、风量370m3/min,23:34减风至78kPa、风量341m3/min,渣铁流减少,于23:35放风坐料,风压降至48kPa,高炉塌料,高炉立即复风,复风后检查风口发现11#、12#、13#风口灌渣,其中11#灌死,12#、13#灌渣后因回风有吹开一个洞。上述5#高炉风口灌渣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计算题:某高炉平均小时料批为7.5批,矿批为26t,矿石含铁为58%,两炉铁堵口间隔时间为2小时,计算平均每炉铁的理论铁量为多少?

6月15日夜班高炉炉温偏低,第一、二、三炉[Si]、[S]分别为0.28%、0.031%,0.20%、0.042%,0.20%、0.040%,生铁含[Si]都低于考核的下限,但尚未影响生铁质量和渣铁流动性且风量风压平稳,风口明亮,当班工长采取分两次补焦合计5000Kg,第三炉铁后3:00减风10Kpa(风量由2700m3/min减至2600m3/min)的措施提炉温,第四炉铁[Si]由0.20%上升至0.23%。但第五炉铁开口后发现渣铁物理热、流动性急剧变差,特别是炉渣无法正常流出,5:15炉况难行后悬料,因南头大沟结渣严重,转由北头出铁,铁口喷吹后放风坐料,之后处理炉凉。期间,5:30左右南、北探尺均不能正常使用,雷达探尺又已于13日因故障停用,但当时高炉已经炉凉,不具备休风条件,故大幅度减风,由机修处理。上述5#高炉炉凉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高炉出现悬料憋风时的炉内调剂顺序是氧量-煤量-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