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屏及保护屏顶上的小母线不宜超过28条,最多不应超过()条。小母线宜采用Φ6mm~Φ8mm的绝缘铜棒。A、28B、36C、40D、48

控制屏及保护屏顶上的小母线不宜超过28条,最多不应超过()条。小母线宜采用Φ6mm~Φ8mm的绝缘铜棒。

  • A、28
  • B、36
  • C、40
  • D、48

相关考题:

远程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上,网页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 )。 A、二屏B、三屏C、四屏D、五屏

直流系统对负载供电,应按电压等级设置分电屏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61、直流系统对负载供电,应按电压等级设置( )供电方式,不应采用( )供电方式。A、分电屏,直流小母线B、直流小母线,分电屏C、分电屏,交流小母线D、交流小母线,分电屏

36、直流系统对负载供电,应按电压等级设置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不应采用分电屏供电方式。( 分电屏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

控制屏、保护屏屏顶绝缘的小母线宜采用()。A.φ4~6mm;B.φ5~7mm;C.φ6~8mm; D.φ8~10mm。

控制屏、保护屏屏顶绝缘铜棒小母线数量不超过()。A.20条;B.24条; C.28条; D.34条。

屏、柜内母线或继保屏屏顶小母线()与()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变电所保护屏顶电压小母线B相为()色。A、红B、黄C、绿D、蓝

母线保护屏复合电压闭锁的组成及作用?

屏顶上小母线裸露载流部分未绝缘的金属导体之间,爬电距离不得小于()毫米。A、10B、15C、20D、25

屏顶上小母线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绝缘的金属导体之间,爬电距离不得小于()毫米。A、10B、15C、20D、25

董箐直流电源分配屏直流小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各交流电源分配屏交流小母线采用单母线不分段

直流小母线和控制屏的电压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时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A、10MΩB、15MΩC、20MΩ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mm。

继电保护设备、控制屏端子排上所接导线的截面不宜超过()。A、4mm2B、6mm2C、8mm2D、10mm2

监控系统、远动装置、电度表计费屏、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等装置的工作电源不应接至屏顶交流小母线,应接至()交流电源。

屏顶小母线应设置防护措施,屏顶引下线在屏顶穿孔处有胶套或()保护。

直流系统对负载供电,应按电压等级设置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不应采用分电屏供电方式。()

控制、信号回路母线采用环网开环供电时,由直流屏至最远断开点的电压降不应超过直流母线额定电压的()。A、5%;B、10%;C、15%;D、20%。

试述主控室控制屏小母线的名称和作用。

控制屏及保护屏顶上的小母线不宜超过()条,最多不应超过()条。小母线宜采用6~8mm的铜棒A、28B、40C、35D、50

判断题董箐直流电源分配屏直流小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各交流电源分配屏交流小母线采用单母线不分段A对B错

单选题直流小母线和控制屏的电压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时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A10MΩB15MΩC20MΩ

填空题监控系统、远动装置、电度表计费屏、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等装置的工作电源不应接至屏顶交流小母线,应接至()交流电源。

填空题屏顶小母线应设置防护措施,屏顶引下线在屏顶穿孔处有胶套或()保护。

填空题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mm。

填空题屏、柜内母线或继保屏屏顶小母线()与()距离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