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mm。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mm。


相关考题:

下列造成短路的原因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A)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 (B)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C)雷电造成避雷器动作 (D)大风引起架空线电杆倒塌

下列造成短路的原因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 )。A.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B.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C.雷电造成避雷器动作D.大风引起架空线电杆倒塌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验收细则要求直流屏柜内小母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体之间,及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mm,爬电距离不小于( )mm。 10 15 $; $ 12 15$; $ 12,20 $; $ 10 12

站用交流电源柜,小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体之间,以及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 )mm,爬电距离不小于( )mm。10,25 $;$12,20 $;$12,25 $;$10,20

站用交流电源柜内小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体之间,以及( )的电气间隙不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裸露带电导体与不带电导体之间$; $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 $带电导体与未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 $带电导体与不带电导体之间

发生短路故障的具体原因是( )。A.预防性试验不够仔细B.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雷击过电压C.风雪等自然现象D.人为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开关柜母线裸露部分之间及与其他物体之间距离应符合安全净距≥()。

下列哪项是造成短路的根本原因?()A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性短接B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C工作人员误操作D鸟兽跨接在裸露的相线之间

关于盘、柜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B、电气间隙不得小于20mm。C、爬电距离不得小于12mm。D、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E、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均不得小于20mm。

电压线圈引出线裸露部分不同相之间或相对地之间相距不得小于()。A、5mm;B、4.5mm;C、4mm;D、3mm。

电压线圈引出线裸露部分不同相之间或相对地之间相距不得小于()。A、5mmB、4.5mmC、4mmD、3mm

ZN63A型断路器在进行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试验时,断路器()发热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按GB/T11022-1999规定执行。A、真空灭弧室载流部分B、载流元件C、载流部分D、附加设备

配电柜(箱、屏)内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爬电距离不得小于()。

电力系统中不同相的载流导体直接接触或经很小的阻抗与大地相连,叫()

屏顶上小母线裸露载流部分未绝缘的金属导体之间,爬电距离不得小于()毫米。A、10B、15C、20D、25

屏顶上小母线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绝缘的金属导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毫米。A、8B、10C、12D、14

在交直流低压配电屏内,母线及其分支线,其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毫米。A、10B、12C、15

屏顶上小母线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绝缘的金属导体之间,爬电距离不得小于()毫米。A、10B、15C、20D、25

电站绝缘子的用途是()。A、支持硬母线绝缘B、固定电器的载流部分C、引出电器外壳D、支持架空线路

熔断器额定电流是指熔断器的()部分允许通过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A、熔管B、熔件C、熔管、载流部分和底座D、载流部分和底座

绝缘子的作用主要由两个:牢固地支持和固定载流();将载流部分与()绝缘。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A、6B、8C、10D、12

产生短路的原因是()。A、元件损坏B、气象条件恶化C、违规操作D、鸟兽跨接裸露载流部分

单选题熔断器额定电流是指熔断器的()部分允许通过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A熔管B熔件C熔管、载流部分和底座D载流部分和底座

填空题配电柜(箱、屏)内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爬电距离不得小于()。

填空题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电气间隙不得小于()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mm。

填空题绝缘子的作用主要由两个:牢固地支持和固定载流();将载流部分与()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