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局对A市烟草公司2008年的卷烟经营活动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通过分析A市烟草公司的月进销存报表,确定了三个销售存在异常的重点牌号,同时确定了对应的异常销售月份。在确定了重点牌号的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办法核实问题?

某省局对A市烟草公司2008年的卷烟经营活动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通过分析A市烟草公司的月进销存报表,确定了三个销售存在异常的重点牌号,同时确定了对应的异常销售月份。在确定了重点牌号的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办法核实问题?


相关考题:

2001年1月11日A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检查中,在本市卷烟零售户赵某的经营场所,发现50条“龙泉“5条、‘红塔山’卷烟上的条码并非本市烟草公司的条码,且赵某不能提供在本市烟草公司购货的发票。本案存在什么违法行为?

2011年4月4日,D烟厂小王向当地烟草专卖局申请办理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后,将200件长城牌卷烟和300件华山牌卷烟随车运往E省F市烟草公司,在途中出了交通事故,有12件长城牌卷烟破损。4月6日,当该运烟车辆途径G市时,G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老郑和小付依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运输的卷烟只有购销合同原件,没有准运证。D烟厂运输卷烟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反映,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销售违法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甲、乙认为现场检查必须迅速及时,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假冒卷烟一条。张某辩称假冒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假冒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对张某的住所进行检查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2010年12月14日,A省烟草专卖局接群众举报,该省某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擅自超合同加工卷烟原材料,获取非法所得。接报后,A省局对此举报信息进行了审核,决定组成检查小组住该省某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处理。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有哪些特征?

2011年4月4日,D烟厂小王向当地烟草专卖局申请办理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后,将200件长城牌卷烟和300件华山牌卷烟随车运往E省F市烟草公司,在途中出了交通事故,有12件长城牌卷烟破损。4月6日,当该运烟车辆途经G市时,G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老郑和小付依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运输的卷烟只有购销合同原件,没有准运证。小付因刚从其他岗位调入专卖执法岗位,尚未取得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其所出示的检查证是向本单位小李借的。小王认为小付在没有取得执法检查资格的情况下开展执法工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于是向G市烟草专卖局进行了举报投诉。D烟厂对运输过程中的缺损货源应如何进行衔接?(6分)

2011年4月4日,D烟厂小王向当地烟草专卖局申请办理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后,将200件长城牌卷烟和300件华山牌卷烟随车运往E省F市烟草公司,在途中出了交通事故,有12件长城牌卷烟破损。4月6日,当该运烟车辆途经G市时,G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老郑和小付依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运输的卷烟只有购销合同原件,没有准运证。小付因刚从其他岗位调入专卖执法岗位,尚未取得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其所出示的检查证是向本单位小李借的。小王认为小付在没有取得执法检查资格的情况下开展执法工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于是向G市烟草专卖局进行了举报投诉。对于小李转借检查证给小付的行为,G市烟草专卖局应如何进行处理?(4分)

2010年12月14日,A省烟草专卖局接群众举报,该省某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擅自超合同加工卷烟原材料,获取非法所得。接报后,A省局对此举报信息进行了审核,决定组成检查小组住该省某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处理。对于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需要采集哪些特殊的信息?

某省局对A市烟草公司2008年的卷烟经营活动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通过分析A市烟草公司的月进销存报表,确定了三个销售存在异常的重点牌号,同时确定了对应的异常销售月份。除了采取分析进销存报表,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确定重点牌号和时间段?

2011年12月10日,甲省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处对所属B烟草公司“两烟”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了定期检查,检查中收集到了下列数据: 卷烟销售检查小组在对B烟草公司3月份销售情况进行检查时,采集到如下信息:(1)B市烟草公司规定,零售户可不限量订购X品牌、Y品牌等滞销品牌卷烟;(2)对Z品牌等紧俏卷烟,B市烟草公司规定每月由营销中心专题会议研究投放策略,未形成制度;(3)2月份以来,甲省D市、G市烟草专卖局连续多次查获带有B市烟草公司激光喷码的F品牌卷烟流入案件。 确定重点品牌后,检查组检查了相关品牌的具体投放情况,收集信息如下:(1)Z品牌5月份第三个访销周期主要投放给了C区卷烟零售户,数量占当期投放量的88.56%;(2)M品牌4月份共投放1030万支,共697家零售户订购该品牌卷烟,其中订购数量最多的前300名零售户共订购698.8万支;(3)营销系统显示,3月份零售户“兴隆食杂店”(位于B市郊区山河镇大柳庄村)订购了320条某品牌高档卷烟。(4)营销系统显示,零售户“景宇购物中心”1-5月份平均月购进数量为630条,6月份订购卷烟数量为1460条。逐条指出检查组对相关品牌的具体投放情况所收集的四条信息是否需要重点关注,属于何种情况。(5分)

某市烟草公司A县分公司(领有省级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积压10000条甲品牌卷烟,价值10万。本地市场销售困难。A县分公司与外省B市烟草公司联系,甲品牌卷烟在B市销路不错,A县分公司于是将10000条甲品牌卷烟销给B市烟草公司,双方签定了卷烟购销合同,B市烟草公司预付货款2万。此案被某省烟草专卖局查获。某省烟草专卖局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以下可以认定为无证批发的是()。A、A县分公司一次性销售卷烟超过50条以上B、A县分公司自营店一次性销售卷烟超过50条以上C、A县分公司零售户张某(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销售卷烟超过50条以上D、A县分公司零售户张某(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销售卷烟超过50条以上

某省烟草专卖局对辖区的B市烟草公司的2010年度卷烟经营开展情况进行了定期检查,通过查阅内管信息系统,发现在2010年12月20-30日,内管信息系统中频繁出现“黄鹤楼(1916)”、“软中华”、“芙蓉王”等品牌“单品牌单次订货数量异常预警”,经调查,“黄鹤楼(1916)”品牌卷烟为B市烟草公司销售考核指标中重点考核销量的品牌,且日常应急用烟、补货数量较大,同时也是同级查扣违法真烟中数量较多的品牌。针对以上情况,检查组该如何开展下一步检查工作?

2011年3月24日下午4时,A市烟草专卖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对卷烟零售户李某(持有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经营场所例行检查时,查获涉嫌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的黄果树(长征)牌卷烟60条,依法予以先行登记保存。经调查,该批卷烟系李某应其客户朱某建房需要,于当天上午从该市滨河路黄某(持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处一次性购得的,而黄某的这些卷烟是A市烟草公司分三次配送给他的,有李某、黄某的询问笔录和黄某给李某的销售单、A市烟草公司配送单予以印证。李某是否构成无证批发烟草制品违法行为?为什么?

2008年1月11日,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一举报电话称:在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有人卖假烟。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检查,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赵某的经营场所,发现50条“龙泉”、5条“红山茶”卷烟上的条码,并非本市烟草公司的条码,且不能提供在本市烟草公司购货的发票;另有两条蓝盖芙蓉王图案模糊、包装粗糙;怀疑零售户赵某涉嫌违法。当场开具了“证据登记保存单”将卷烟登记保存。后即对此案立案调查,调查发现:小小食杂店领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该批卷烟是赵某从附近“胜子食杂店”一次性购进,有购货凭证,其中两条蓝盖芙蓉王以明显低于市价购进,卷烟总价值1575元。“胜子食杂店”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A市烟草专卖局当场对两卷烟零售户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法制宣传。A市烟草专卖局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卷烟零售户基本信息?

2011年3月24日下午4时,A市烟草专卖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对卷烟零售户李某(持有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经营场所例行检查时,查获涉嫌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的黄果树(长征)牌卷烟60条,依法予以先行登记保存。经调查,该批卷烟系李某应其客户朱某建房需要,于当天上午从该市滨河路黄某(持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处一次性购得的,而黄某的这些卷烟是A市烟草公司分三次配送给他的,有李某、黄某的询问笔录和黄某给李某的销售单、A市烟草公司配送单予以印证。黄某构成什么违法行为?在具体认定这一违法行为时要把哪几个要点?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举报,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违法销售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非法生产的卷烟一条。张某辩称非法生产的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非法生产的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是否有权对张某的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为什么?

2010年1月,甲省烟草专卖局对所辖A市烟草公司2009年度“两烟”生产经营开展重点检查,收集到以下信息: 1、检查组实地走访B县王庄,发现有3户零售户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于2008年12月31日到期未延续,A市烟草公司仍在正常供货。 2、A市烟草公司2009年共销售“中华(全包)”卷烟120万支,其下属的六家自营零售店销售“中华(全包)”卷烟78万支。 3、A市烟草专卖局于2009年9月查获一起无证运输卷烟案件,查扣卷烟8万支,案值2.7万元。A市烟草专卖局按规定委托A市烟草公司对该批卷烟予以收购。A市烟草公司未将其纳入卷烟销售系统入网销售,将该批卷烟销售给个别卷烟零售户。 4、A市烟草公司为了加强烟叶收购工作,2009年7月设立了B县王庄烟叶收购站和C县张村烟叶收购站,12月向甲省烟草专卖局报告审批。 5、甲省烟草专卖局2009年下达A市烟叶种植收购计划21.2万担,A市烟草公司将计划分解到三个产烟叶县,其中B县8.5万担、C县6.7万担、D县6.3万担,各县按照分解计划与烟农签定了种植收购合同。在此案例中,A市烟草公司“两烟”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定性?

2011年4月4日,D烟厂小王向当地烟草专卖局申请办理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后,将200件长城牌卷烟和300件华山牌卷烟随车运往E省F市烟草公司,在途中出了交通事故,有12件长城牌卷烟破损。4月6日,当该运烟车辆途经G市时,G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老郑和小付依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运输的卷烟只有购销合同原件,没有准运证。小付因刚从其他岗位调入专卖执法岗位,尚未取得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其所出示的检查证是向本单位小李借的。小王认为小付在没有取得执法检查资格的情况下开展执法工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于是向G市烟草专卖局进行了举报投诉。D烟厂运输卷烟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2分)

2008年1月11日,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一举报电话称:在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有人卖假烟。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检查,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赵某的经营场所,发现50条“龙泉”、5条“红山茶”卷烟上的条码,并非本市烟草公司的条码,且不能提供在本市烟草公司购货的发票;另有两条蓝盖芙蓉王图案模糊、包装粗糙;怀疑零售户赵某涉嫌违法。当场开具了“证据登记保存单”将卷烟登记保存。后即对此案立案调查,调查发现:小小食杂店领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2008年1月15日到期。该批卷烟是赵某从一位叫“胜子”的烟贩手中购进,其中两条蓝盖芙蓉王以明显低于市价购进,卷烟总价值1575元。2008年1月13日,A市烟草专卖局认为赵某的行为构成了违法行为,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A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检查赵某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哪些手续?

2008年1月11日,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一举报电话称:在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有人卖假烟。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检查,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赵某的经营场所,发现50条“龙泉”、5条“红山茶”卷烟上的条码,并非本市烟草公司的条码,且不能提供在本市烟草公司购货的发票;另有两条蓝盖芙蓉王图案模糊、包装粗糙;怀疑零售户赵某涉嫌违法。当场开具了“证据登记保存单”将卷烟登记保存。后即对此案立案调查,调查发现:小小食杂店领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该批卷烟是赵某从附近“胜子食杂店”一次性购进,有购货凭证,其中两条蓝盖芙蓉王以明显低于市价购进,卷烟总价值1575元。“胜子食杂店”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A市烟草专卖局当场对两卷烟零售户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法制宣传。A市烟草专卖局对收集到的卷烟零售户基本信息应如何处理?

2011年5月3日,F省中烟工业公司从G省E市烟叶复烤厂购进5000吨复烤烟叶,由于G省E市烟草局(有权签发准运证)办证人员正在休假,F省烟草局办证人员小刘帮忙开具了准运证,有效期为20天。在烟叶运输途中,恰遇G省E市烟草局检查。F省中烟公司提供了烟叶购销合同复印件,称已办理了准运证,但因匆忙忘记携带,检查人员向F省局小刘进行了电话求证。F省中烟工业公司应当申请办理()准运证。A、卷烟B、烟叶C、烟机D、烟用物资

2011年12月10日,甲省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处对所属B烟草公司“两烟”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了定期检查,检查中收集到了下列数据: 卷烟销售检查小组在对B烟草公司3月份销售情况进行检查时,采集到如下信息:(1)B市烟草公司规定,零售户可不限量订购X品牌、Y品牌等滞销品牌卷烟;(2)对Z品牌等紧俏卷烟,B市烟草公司规定每月由营销中心专题会议研究投放策略,未形成制度;(3)2月份以来,甲省D市、G市烟草专卖局连续多次查获带有B市烟草公司激光喷码的F品牌卷烟流入案件。 确定重点品牌后,检查组检查了相关品牌的具体投放情况,收集信息如下:(1)Z品牌5月份第三个访销周期主要投放给了C区卷烟零售户,数量占当期投放量的88.56%;(2)M品牌4月份共投放1030万支,共697家零售户订购该品牌卷烟,其中订购数量最多的前300名零售户共订购698.8万支;(3)营销系统显示,3月份零售户“兴隆食杂店”(位于B市郊区山河镇大柳庄村)订购了320条某品牌高档卷烟。(4)营销系统显示,零售户“景宇购物中心”1-5月份平均月购进数量为630条,6月份订购卷烟数量为1460条。分析卷烟销售检查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检查小组应当确定哪些内容为下一步的检查重点?请简要说明原因。(5分)

2011年3月24日下午4时,A市烟草专卖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对卷烟零售户李某(持有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经营场所例行检查时,查获涉嫌未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的黄果树(长征)牌卷烟60条,依法予以先行登记保存。经调查,该批卷烟系李某应其客户朱某建房需要,于当天上午从该市滨河路黄某(持A市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处一次性购得的,而黄某的这些卷烟是A市烟草公司分三次配送给他的,有李某、黄某的询问笔录和黄某给李某的销售单、A市烟草公司配送单予以印证。李某构成什么违法行为?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举报,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违法销售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非法生产的卷烟一条。张某辩称非法生产的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非法生产的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对张某的住所进行检查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反映,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销售违法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甲、乙认为现场检查必须迅速及时,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假冒卷烟一条。张某辩称假冒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假冒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是否有权对张某的十条合法卷烟进行登记保存,为什么?

2008年1月11日,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一举报电话称:在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有人卖假烟。A市烟草专卖局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检查,本市建设路小小食杂店赵某的经营场所,发现50条“龙泉”、5条“红山茶”卷烟上的条码,并非本市烟草公司的条码,且不能提供在本市烟草公司购货的发票;另有两条蓝盖芙蓉王图案模糊、包装粗糙;怀疑零售户赵某涉嫌违法。当场开具了“证据登记保存单”将卷烟登记保存。后即对此案立案调查,调查发现:小小食杂店领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该批卷烟是赵某从附近“胜子食杂店”一次性购进,有购货凭证,其中两条蓝盖芙蓉王以明显低于市价购进,卷烟总价值1575元。“胜子食杂店”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A市烟草专卖局当场对两卷烟零售户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法制宣传。A市烟草专卖局进行法制宣传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007年2月14日,某省烟草专卖局稽查队在A市七一路查获了26件有B市烟草公司标记的翻盖“红塔山”卷烟。执法人员当即对该批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并对此事进行调查。2月18日,B市烟草公司经理吴某来到省局接受了询问。案发当日,省烟草专卖局批准对此案立案调查,经过调查认定:该案所查获的26件翻盖“红塔山”卷烟属B市烟草公司(领有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所有,由B市烟草公司销售给A市卷烟零售户张某,张某在运输途中被查。请问B市烟草公司实施了何种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2008年5月15日,A县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举报,县城某街道卷烟零售户张某有违法销售卷烟行为。A县烟草专卖局立案后指派执法人员甲(持有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乙(已经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但尚未申领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前往调查。为防止张某藏匿违法卷烟,甲、乙到张某店内立即开始检查,但没有发现违法卷烟。甲遂向张某出示执法检查证,说明来意后对张某零售店对面的住所进行检查,并在其卧室内查获非法生产的卷烟一条。张某辩称非法生产的卷烟为朋友所送,自己并未销售。甲乙认为张某态度极不老实,遂对查获的非法生产的卷烟和张某零售店内十条合法卷烟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甲乙对检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事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以及张某的辩解进行了删减、拼接,并将录像作为证据之一。甲乙制作的录像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