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铣床上铣削蜗杆和蜗轮,一般只测量蜗杆和蜗轮分度圆上的()齿厚。A、法向B、轴向C、端面D、弦齿厚

在铣床上铣削蜗杆和蜗轮,一般只测量蜗杆和蜗轮分度圆上的()齿厚。

  • A、法向
  • B、轴向
  • C、端面
  • D、弦齿厚

相关考题:

分度蜗杆副修整时,常采用()方法。 A、更换蜗杆、修正蜗轮B、更换蜗轮、修正蜗杆C、更换蜗杆和蜗轮D、修正蜗杆和蜗轮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的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 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铣削蜗杆,当采用小导程工件的主轴挂轮法时,注意要将分度头的蜗杆、蜗轮副脱开。

计算题:一对蜗轮蜗杆,已知模数m=3mm,蜗杆特性系数q=12mm,蜗杆头数k=1,蜗轮齿数Z=40,试分别计算蜗杆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导程、蜗轮的分度圆直径及蜗轮蜗杆的啮合中心距。

由于蜗杆的材料一般为碳钢或合金钢,而蜗轮则常用铸造青铜制造。故蜗轮蜗杆传动失效大多发生在()上。A、蜗杆B、蜗轮C、轮齿D、齿面

为了减少加工蜗轮刀具的种类,有利于刀具的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F11125型万能分度头的定数是40,表示()。A、传动蜗杆的直径B、主轴上蜗轮的模数C、传动蜗杆的轴向模数D、主轴上蜗轮的齿数

珩磨分度蜗轮所用珩杆,除()精度可以低于工作蜗杆外,其余精度均要与工作蜗杆相同。A、齿厚B、齿形C、齿距

齿轮加工机床的分度蜗轮副修理时,常采用()的方法。A、更换蜗杆、修复蜗轮B、更换蜗轮、修复蜗杆C、更换蜗杆、蜗轮D、修复蜗杆、蜗轮

为了减少蜗轮刀具数目,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蜗杆传动由()组成,它们的轴线在空间交错成()。A、蜗杆和蜗轮;180°B、蜗杆和蜗轮;45°C、主动轮和蜗杆;90°D、蜗杆和蜗轮;90°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数目,便于刀具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不等于模数与齿数乘积的是()。A、直齿圆柱内齿轮B、蜗轮和变位齿轮C、蜗杆和斜齿圆柱齿轮D、变位齿轮

分度头的蜗轮为40齿,蜗杆为单头,简单分度时手柄与蜗杆每转一周,蜗轮即带动主轴转动()圈。

分度头的蜗轮为40齿,蜗杆为单头,()时手柄与蜗杆每转一周,蜗轮即带动主轴转动1/40圈。A、直接分度B、简单分度C、差动分度D、近似分度

蜗杆直径系数是计算()分度圆直径的参数。A、蜗杆B、蜗轮C、蜗杆和蜗轮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分度圆直径

一对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全齿高()。A、相等B、蜗杆大于蜗轮C、蜗轮大于蜗杆D、可能蜗杆大,也可能蜗轮大

分度蜗杆副正确的接触区应在蜗轮分度圆和对中平分线周围,其大小在齿长方向为(),在齿高方向()。A、50%B、60%C、70%D、75%

下置式曳力机是指()。A、蜗杆在蜗轮下方B、蜗轮在蜗杆下方C、蜗轮蜗杆都在下方D、和蜗轮蜗杆无关

单选题蜗杆直径系数是计算()分度圆直径的参数。A蜗杆B蜗轮C蜗杆和蜗轮

单选题为了减少蜗轮滚刀数目,便于刀具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填空题分度头的蜗轮为40齿,蜗杆为单头,简单分度时手柄与蜗杆每转一周,蜗轮即带动主轴转动()圈。

单选题为了减少蜗轮刀具数目,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B蜗轮分度圆直径C蜗杆头数D蜗杆分度圆直径

单选题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