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圆锥面时,一般先保证(),然后精车控制()。

车圆锥面时,一般先保证(),然后精车控制()。


相关考题:

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为()。A、车端面B、车外圆C、车锥面

车外圆锥面时,车至工件能塞进套规约1/2时,检测圆锥角,直到圆锥角度找正为止,然后粗车圆锥面,留( )精车余量。A、0.2~0.5mmB、0.5~1mmC、1~1.5mmD、1~2mm

加工外圆表面采用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加工方案,一般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等于工件轴线,则不为()。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车孔

车直径较小的阶台孔时,由于观察困难而尺寸精度不宜掌握,所以常采用()。A、先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大孔B、先粗车大孔和小孔,再精车小孔和大孔C、先粗、精车大孔,再粗、精车小孔D、先粗车小孔和大孔,再精车大孔和小孔

车床工作精度的检验不包括()。A、精车外圆的圆度、圆柱度检验B、精车端面平面度的检验C、精车螺纹时螺距误差的检验D、精车螺纹时中径误差的检验

IT7级精度不用淬火的外圆表面应选择()加工方案。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磨削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轴类零件加工顺序安排时应按照()的原则。A、先粗车后精车B、先精车后粗车C、先内后外D、基准先行

车削外圆表面,经济精度为IT8~IT7,经济粗糙度为1.6~0.8μm时,应采用的加工路线为()。A、粗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

一般常用材料外圆表面加工方法是()。A、粗车→精车→半精车B、半精车→粗车→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精车→粗车→半精车

车大的阶台孔时,在便于测量小孔尺寸而视线又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一般()。A、先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大孔B、先粗车大孔和小孔,再精车小孔和大孔C、先粗、精车大孔,再粗、精车小孔D、先粗车小孔和大孔,再精车大孔和小孔

数车G01X30Z-40F120含义是()。A、车槽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肯定不是()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车孔

低精度外圆表面用粗车可达到IT11,中等精度外圆表面用粗车、()可达到IT9精度,较高精度外圆表面用粗车、半精车、()可达到IT7精度,()外圆表面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可达到IT6-IT5精度。

数车G01U-5F80含义是()。A、车圆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数车G01W-50F80含义是()。A、车槽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车-半精车-粗磨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A、粗车B、粗车-半精车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车-半精车-精磨

数车G01X10F50含义是()。A、车槽B、切断C、车外圆D、车锥面

单选题数车G01U-5F80含义是()。A车圆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单选题数车G01X10F50含义是()。A车槽B切断C车外圆D车锥面

单选题数车G01Z-50F100含义是()。A车槽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单选题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D粗磨—精磨

单选题数车G01U15W-20F110含义是()。A车槽B车端面C车外圆D车锥面

多选题用G71车削外圆锥面时,要考虑()。A走刀路线B先粗后精的加工工艺C先精后粗的加工工艺D大批量零件加工

单选题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等于工件轴线,则不为()。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车孔

单选题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肯定不是()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车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