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钢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焊缝金属的组织,以提高焊缝的塑性、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异种钢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焊缝金属的组织,以提高焊缝的塑性、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相关考题:

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其相对更为重要的目的是( )。A.释放残余应力 B.改善焊缝塑性C.提高焊缝抗冲击韧性 D.消除焊缝中的氢根

低碳钢焊件焊后通常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和提高焊缝金属的性能。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压力管道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防止产生延迟裂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球罐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其相对更为重要的目的是( )。A:释放残余应力B:改善焊缝塑性C:提高焊缝抗冲击韧性D:消除焊缝中的氢根

铝热焊获得的焊缝金属组织细小,韧性、塑性较好。A对B错

易淬火钢焊接,常采用焊前预热、控制道间温度(或层间温度)和焊后缓冷或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其目的主要是()。A、防止产生淬硬组织B、改善焊缝成形C、改变劳动条件

试述异种钢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的控制。

铸铁冷焊时,焊后立即锤击焊缝的目的是()。A、提高焊缝塑性B、提高焊缝强度C、减小焊接应力D、防止裂纹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性能及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氧量。

焊缝金属的二次结晶的组织和性能与()有关。A、焊缝的淬透性B、焊缝的抗氧化性C、焊缝的抗氢腐蚀能力D、焊缝的化学成份、冷却速度及焊后热处理

为提高不锈钢焊缝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焊后应进行()。A、淬火热处理B、回火热处理C、固溶稳定处理

焊条电弧焊采用()时,有利于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焊条电弧焊时,采用多层多道焊,有利于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检验焊后热处理规范的准确性主要是检查焊缝的()。A、抗拉强度B、硬度C、韧性D、塑性

铁素体耐热钢与其他黑色金属焊接时,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不对的是()。A、使焊接接头均匀化B、提高塑性C、提高硬度

易淬火钢焊接,常采用焊前预热、控制道间温度(或层间温度)和焊后缓冷或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其目的主要是()A、防止产生淬硬组织B、改善焊缝成形C、改善劳动条件

DL/T869-2004中规定,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按照DL/T752的规定进行,但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高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Ac1温度减20℃~30℃()

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抗裂性和韧性。

焊缝金属二次结晶的组织和性能与焊缝的()无关。A、化学成份B、冷却速度C、焊后热处理D、焊缝冷却后放置时间的长短

铝热焊获得的焊缝金属组织细小,韧性、塑性较好。

中、厚钢焊接时必须开坡口,进行多层焊接。由于后焊的焊层对先焊的焊层有热处理作用,多层焊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小的钢焊接时必须开坡口,进行多层焊接。由于后焊的焊层对先焊的焊层有热处理作用,多层焊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低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Ac1温度减()A、10~20℃B、20~30℃C、20~40℃D、40~60℃

异种钢焊接一般采用使焊缝得到奥氏体组织而把母材连接起来的方法,是因为奥氏体组织的焊缝具有良好的塑性,焊缝本身不易出现裂缝,并能减缓近缝区产生裂纹的倾向

判断题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性能及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氧量。A对B错

判断题DL/T869-2004中规定,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按照DL/T752的规定进行,但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高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Ac1温度减20℃~30℃()A对B错

单选题为提高不锈钢焊缝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焊后应进行()。A淬火热处理B回火热处理C固溶稳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