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刮平面至每25mm×25mm的面积上有()研点时,才可进入细刮。A、12~20B、4~6C、2~3D、20以上

粗刮平面至每25mm×25mm的面积上有()研点时,才可进入细刮。

  • A、12~20
  • B、4~6
  • C、2~3
  • D、20以上

相关考题:

平板刮研,采用2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研点,应()。 A、重刮B、轻刮C、不轻不重刮

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的研点,应()。A、重些刮B、轻些刮C、不轻也不重地刮D、重刮或轻刮

平板刮研,采用()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A、3块B、2块C、4块D、2块以上

当研点为()点/25mm×25mm时,细刮即达要求。A、2~4B、4~6C、10~16D、20~25

刮削精度检验时,表面粗糙度与25mm×25mm框内的研点是对应的,()应达到Ra为2.5μm。A、粗刮B、细刮C、精刮D、刮花

平面刮削时,一般当表面在25mm×25mm见方内出现()细刮可结束。A、8~12点B、12~15点C、15~18点

细刮工件表面研点时一定要遵循暗点重刮、亮点轻刮的原则。

精刮为修点刮法,达到尺寸、形位精度要求,研点应为()/25mm×25mm。A、6个B、10个C、16个D、20个

对滑动轴承精刮,要求研点数不低于()点(25mm×25mm),且要均匀分布。A、12~14B、14~16C、16~18D、18~20

粗刮平面至每25mm×25mm的面积上有()个研点时,才可进入细刮。A、4~6B、12~20C、20以上D、20-25

精刮为修点刮法,达到尺寸形位精度要求斑点应为()/(25mm*25mm)。A、6个B、10个C、16个D、20个

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的研点,应()。A、重些刮B、轻些刮C、任意刮D、轻或重刮

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

在刮削时,为了刮去工件表面大块的稀疏研点,进一步改善工件不平的现象,称为()。A、粗刮B、细刮C、半精刮D、精刮

平板刮研,采用2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

方箱的刮削现()刮基准面,大道平面度及接触研点要求,平面度最好不超过0.003mm。A、粗、细B、粗、精C、粗、细、精D、粗、精、细

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有些发亮的研点,应()A、重些刮B、轻些刮C、任意刮D、或轻或重刮

细刮时采用()法,随着研点的增多,刀迹逐步缩短。A、手刮B、挺刮C、短刮D、点刮

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粗刮轴瓦时,轴瓦内表面研点数为()点(25mm×25mm)研点分布要均匀。A、8~10B、12~14C、14~16D、16~18

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发亮的研点,对这些研点应()。A、不刮;B、重些刮;C、轻些刮;D、不重也不轻地刮。

粗刮、细刮、精刮在研点数上有何不同?

单选题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名词解释题粗刮、细刮、精刮在研点数上有何不同?

单选题进行细刮时,推研后显示出发亮的研点,对这些研点应()。A不刮;B重些刮;C轻些刮;D不重也不轻地刮。

单选题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