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凹模固定板材料一般选用45钢,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A对B错

判断题
凹模固定板材料一般选用45钢,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冲裁模的凹模,在热处理后的硬度应()凸模的硬度。

形状简单的冲裁模凸、凹模材料通常选用优质碳素钢。

冲裁模的凹模的材料和凸模相同,凹模的硬度应略高于凸模。

用双面侧导板导向的级进模,凸模与卸料板孔之间的单边间隙一般取0.1~0.5mm,较薄材料冲裁时可选用环氧树脂浇铸()。A、凸模B、凹模孔C、卸料板孔D、侧导板

在模具热处理时要求凸模硬度()凹模硬度。A、稍低于B、等于C、稍高于D、低于或高于

冷镦预应力组合凹模的优点是:()A、提高了模具的强度B、节约模具钢C、热处理容易,提高热处理质量D、当凹模损坏后,仅需更换内圈

导套材料为40钢,要求硬度58~62HRC,内孔尺寸为Ф30mm,内圆精度为IT7级,Ra为0.2μm,该内孔加工方案应选()。A、钻孔—镗孔—粗磨—精磨—研磨B、钻孔—扩孔—精铰C、钻孔—拉孔D、钻孔—扩孔—镗孔

在热处理淬火后,凹模的硬度要比凸模的()。A、稍高B、稍低C、一样D、随便

目前,切削性能最差的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其硬度在室温条件下也应在()。A、62HRC以下;B、62HB以上;C、62HRC以上;D、62HB以下。

冷冲模的导料板选用45钢,应进行的热处理为()A、淬火+回火B、退火+回火C、正火+回火D、渗碳

选用材料Cr12MoV制作冲裁模凸模,其热处理硬度要求达到()A、28~32HRCB、38~42HRCC、48~52HRCD、58~62HRC

选用材料Cr12MoV制造冲裁模凹模,其热处理硬度要求达到()A、30~34HRCB、40~44HRCC、50~54HRCD、60~64HRC

组装凸模组件时,要将落料凸模和冲孔凸模分别压入固定板中,压入时要用90°角尺检测凸模与其的垂直度,每压入一个都要以()为基准。A、凸模固定板B、凹模C、凹模固定板D、左右导料板

级进模在进行各组凸、凹模的预配,检查间隙均匀程度,修正合格后再把凹模压入()。A、下模B、上模C、凸模固定板D、凹模固定板

挤捻法修整刃口时,将凹模或凸模的淬火硬度将至()。A、38~42HRCB、18~22HRCC、28~52HRCD、38~62HRC

拉伸凹模端面与()端面不平行,造成压料力不均。A、凸模B、材料C、压边圈D、固定板

锉刀的材料一般选用T12A制成,经热处理后切削部分的硬度达到56~62HRC。

20Cr钢制作的耐磨凸轮,要求表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应采用()热处理。A、渗碳、淬火、低温回火B、调质C、淬火、中温回火D、氮化

反装复合模的定位钉为活动式,安装在()上。A、凸模固定板B、落料凹模C、卸料板D、模

对于连续冲裁模固定卸料板的装配,一般是将凸模通过固定卸料板放入凹模,并将()间隙调整均匀后配作固定卸料板的各装配孔。A、固定卸料板B、凸、凹模C、凸模固定板D、凹模固定板

对于齿面硬度≤350HBS的齿轮传动,当两齿轮均采用45钢,一般应采用的热处理为:()。

切削性能差的刀具材料一碳素工具钢,其硬度在室温条件下也应在()A、62HRC以下B、62HB以上C、62HRC以上

单选题导套材料为40钢,要求硬度为58~62HRC,内圆精度为IT7,Ra0.2μm,则内孔加工方案可选()A钻孔—镗孔-粗膳—精磨—研磨B钻孔—扩孔—精铰C钻孔—拉孔D钻孔—扩孔—粗磨—精磨—珩磨

单选题导套材料为40钢,要求硬度58~62HRC,内孔尺寸为Ф30mm,内圆精度为IT7级,Ra为0.2μm,该内孔加工方案应选()。A钻孔—镗孔—粗磨—精磨—研磨B钻孔—扩孔—精铰C钻孔—拉孔D钻孔—扩孔—镗孔

填空题一般情况下,冲裁模的凸模硬度应略()于凹模硬度。

问答题指出下列零件在选材和制定热处理技术条件中的错误,并提出改正意见。 (1)表面耐磨的凸轮,材料用45号钢,热处理技术条件:淬火+回火,60~50HRC; (2)直径300mm,要求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传动轴,材料用40Cr,热处理技术条件40~45HRC; (3)弹簧(Φ15mm),材料45钢,热处理技术条件:淬火+中温回火,55~50HRC; (4)转速低,表面耐磨及心部要求不高的齿轮,材料用45钢,热处理技术条件为:渗碳、淬火+低温回火,58~62HRC; (5)要求拉杆(Φ70mm)截面上的性能均匀,心部σb900MPa,材料用40Cr,热处理技术条件为:调质200~300HB。

判断题冲裁模的凸模材料一般选用HT200,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