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  )。A1‰B5‰C10‰D10%

单选题
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  )。
A

1‰

B

5‰

C

10‰

D

10%


参考解析

解析:
某一河段的比降可按公式i=Δh/l计算。式中,i为河底或水面的比降,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l为河段长度,单位为m;Δh为水面或河底落差,单位为m。代入数据得本题中,河段纵比降为:i=Δh/l=10/1000=10‰。

相关考题: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722m,河段长1200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 A、0.25B、2.5C、2.5%D、2.5‰

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某潮汐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实际收集了该河某优良河段的河宽资料如下表,该河段的放宽率是( )。A.0.02~0.05 B.0.05~0.1 C.0.2~0.3 D.0.3~0.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其水域规模为()。A:大河B:中河C:小河D:特大河

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 A. 河段河长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 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装度长度的比值

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某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潮流在低潮时转流,河底比水面()转流,弯曲河段的凸岸比凹岸()转流。A、先/后B、先/先C、后/先D、后/后

大江大河()流经各省(区、市)的河段,也要分级分段设立河长。

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深泓河底线是由测量河段内相邻()上河底高程的最低点的连线。A、水文站B、水位站C、横断面D、地形点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B、2.5C、2.5%D、2.5‰

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0.4%B、1.1%C、1.5%D、1.8%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A、0.25%B、2.5C、2.5%D、0.25

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A、1%oB、10%oC、10%D、5%o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

单选题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A0.25%B2.5C2.5%D0.25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B2.5C2.5%D2.5‰

单选题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0.4%B1.1%C1.5%D1.8%

单选题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单选题深泓河底线是由测量河段内相邻()上河底高程的最低点的连线。A水文站B水位站C横断面D地形点

单选题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单选题某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为10m,河长为1000m,河段纵比降为()。A1%oB10%oC10%D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