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材料: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讲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 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家?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题:(1)张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问答题
材料: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讲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 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家?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题:(1)张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1号烧杯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180克,2号烧杯中则为浓度为10%的盐水。从2号烧杯中取出120克盐水倒入1号烧杯中,再往2号烧杯中加水,使两个烧杯拥有一样多的同浓度盐水。请问,2号烧杯中原来有盐水多少克?( )A.260克B.312克C.415克D.512克

有关课堂教学,以下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A、首先将内容全部讲解完毕,若无人提问则继续讲解新知识B、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偶尔提问,如果被提问的同学回答正确则继续讲解新知识C、在课上适当加入随堂测试,如果随堂测试准确率较高才会继续讲解新知识D、首先将内容全部讲解完毕,课后根据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判断是否继续讲解新知识

在保存豆制品时一般是对原料进行充分冷却后放在()下保存。 A.浸泡在清水中B.浸泡在盐水中C.浸泡在稀酸溶液中D.浸泡在稀碱溶液中

当皮肤、粘膜被污染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1%碘伏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B.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C.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1%碘伏冲洗消毒D.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5%碘伏冲洗消毒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浓H2SO4慢慢的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稀释B.把烧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C.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D.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里滴加液体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学习简单数学知识的教育方法是().A、操作法B、讲解演示法C、游戏法D、实验法

两个杯子里分别装有浓度为40%与10%的盐水,倒在一起混合后盐水的浓度变为30%,若再加入300克20%的盐水,混合后浓度变为25%,那么原有40%的盐水( )克。 A.100 B.200 C.300 D.360

瓶子里装有浓度为21%的盐水5009,现在分别加入3009的盐水A和7009的盐水B后,瓶子里的盐水浓度变为l9%。现已知所加的盐水A中所含盐是盐水B的2倍,问盐水A的浓度为多少? A.18% B.23% C.30% D.40%

甲、乙两个烧杯装有一些盐水,甲杯中盐水的质量是乙杯的2倍,但甲杯盐水的浓度是乙杯的1/2,则将两个烧杯中的盐水混合后得到的盐水浓度为甲杯浓度的多少倍?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洛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1.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从装有120克浓度为80%的盐水的烧杯中倒出60克盐水后,再加入60克清水并使之混合均匀。接着重复以上步骤2次,问最终烧杯中的盐水的浓度为多少?()A.10%B.12.5%C.15%D.17.5%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第1课时内容.要求学生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提供的教具是:①根尖结构模型;②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③萝卜决(或土豆块);④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挂图;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Flash动画。 要求:(1)设计使用上述直观教具的教学流程。(20分) (2)设计“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方案。(10分)

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轻的是()。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

导游在为外国游客讲解故宫时,对于多次来华的游客,在讲解时应()。A、简洁明了B、多讲一些C、讲深一点D、讲一些有关典故和背景材料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m2

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在盐水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浓H2SO4慢慢的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稀释B、把烧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C、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D、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里滴加液体

在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将复原后的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也不会再吸水了;可当把因失水皱缩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红细胞复原后会因继续吸水而涨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植物细胞有液泡,红细胞没有B、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比动物细胞坚韧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红细胞没有D、植物细胞能对吸水进行调节

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2)方法步骤:①:()②: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入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h。③:取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22℃恒温箱中培养。④:一周后,()。

背景材料: “如何根据段意对课文进行分段”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张老师在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课文分段法”方面的资料,课上认真地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每种分段法,并且根据所讲的每种分段法提供一篇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学会了,张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不错。可是,在期末语文考试中,面对需要多种分段法参与的阅读理解题目,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不知该如何进行分段,最后影响了整个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张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疑虑。 问题: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保存豆制品时一般是对原料进行充分冷却后放在()下保存。A、浸泡在清水中B、浸泡在盐水中C、浸泡在稀酸溶液中D、浸泡在稀碱溶液中

材料:在讲述渗透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两个大小相似的马铃薯,作为实验材料。并由学生在马铃薯上挖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标记初始液面高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由参与实验的同学先介绍操作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再联系日常生活中,蔬菜浸在水中,腌制咸菜等现象。使学生建立一个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的基本印象。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半透膜渗透作用实验来揭示渗透吸水的实质。根据材料回答:(1)学生实验有哪些类型?材料中的实验属于哪种类型?(2)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一般教师小结要包括哪些部分?

在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时,将复原后的细胞继续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也不会再吸水了;可当把因失水而皱缩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红细胞恢复原状后会因继续吸水而破裂。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比红细胞的细胞膜坚韧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红细胞没有C、植物细胞有液泡,红细胞没有D、植物细胞能对吸水进行调节,红细胞不能

单选题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m2

单选题甲、乙两烧杯分别装有浓度为50%、10%的盐水200克,先将甲烧杯盐水的一半倒入乙烧杯,充分混合后,再将乙烧杯盐水的一半倒入甲烧杯,混合均匀后,再次将甲烧杯的部分盐水倒人乙烧杯,使得两烧杯的盐水量重新恢复到200克。则此时,甲烧杯盐水的浓度为:A 26%B 30%C 34%D 40%

多选题导游在为外国游客讲解故宫时,对于多次来华的游客,在讲解时应()。A简洁明了B多讲一些C讲深一点D讲一些有关典故和背景材料

单选题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轻的是()。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