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药制剂取样量一般为3倍全检量,贵重药品为2倍全检量。

8、中药制剂取样量一般为3倍全检量,贵重药品为2倍全检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液体中药制剂,如口服液、酒剂等,一般取样量为()。 A、50mlB、100mlC、150mlD、200ml

贵重药材的取样为取一次全检量的()。A.2~3倍B.3~5倍C.1~3倍D.5~10倍

中成药取样抽取一次全检量的()倍。A.1B.2C.3D.5

留样数量为一次全检量的()倍。A.3B.4C.5D.2

中药鉴定用供试品的取样至少是检样量的()。 A、8倍B、5倍C、3倍D、2倍E、1倍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未完成内包工序):颗粒、素片、包衣片、胶囊,留样量为倍全检量() A.0.5B.1C.1.5D.2

下列关于药品检验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检品采取要随机抽样B、乳浊液、混悬液等药品,要摇匀后采取C、散剂或颗粒状固体的检品,在采取前要经过粉碎、缩分D、检品颗粒越大,最低取样量应越小E、药品均匀度越差,最低取样量应越大

一般品种留样考察数量应不少于1次全检量的()倍A.1B.2C.3D.4

所抽取的样品应真实并具有代表性,取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对于制剂,每个全检量至少有几个最小包装A.1.33B.3.32C.2D.6.64E.3

中成药取样抽取一次全检量的()倍。A、[1]B、[2]C、[3]D、[5]

贵重药材的取样为取一次全检量的()。A、2~3倍B、3~5倍C、1~3倍D、5~10倍

物料的留样量应当至少满足()的需要。A、杂质检验B、鉴别C、全检D、全检但除去无菌、热源检查

每批药品的留样数量应至少满足()次全检量。A、1次B、2次C、3次D、4次

中药鉴定取样的有关规定有()A、取样前要求对包件进行检查核对B、总取样量不能少于600gC、平均取样量为总取样量的1/3D、平均取样量为实验用量的3倍

样品保留量要根据样品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全分析量,一般液体为()。

量油孔是为检尺、测温、取样所设,安装在油罐顶的中间。()

一般取样量为供检种子的(),少数样品可()

留样数量为一次全检量的()倍。A、[3]B、[4]C、[5]D、[2]

单选题留样数量为一次全检量的()倍。A[3]B[4]C[5]D[2]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品检验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检品采取要随机抽样B乳浊液、混悬液等药品,要摇匀后采取C散剂或颗粒状固体的检品,在采取前要经过粉碎、缩分D检品颗粒越大,最低取样量应越小E药品均匀度越差,最低取样量应越大

配伍题(1).中成药取样量()。|(2).中成药取样原则()。|(3).中成药取样方法()。|(4).贵重药材取样()。A均匀合理B随机抽样C全检3倍量D逐件取样

填空题一般取样量为供检种子的(),少数样品可()

判断题量油孔是为检尺、测温、取样所设,安装在油罐顶的中间。()A对B错

单选题中成药取样抽取一次全检量的()倍。A[1]B[2]C[3]D[5]

多选题中药鉴定取样的有关规定有()A取样前要求对包件进行检查核对B总取样量不能少于600gC平均取样量为总取样量的1/3D平均取样量为实验用量的3倍

单选题物料的留样量应当至少满足()的需要。A杂质检验B鉴别C全检D全检但除去无菌、热源检查

单选题每批药品的留样数量应至少满足()次全检量。A1次B2次C3次D4次

单选题贵重药材的取样为取一次全检量的()。A2~3倍B3~5倍C1~3倍D5~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