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市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 9.75×5m,坡度 17.22‰,围岩稳定性差。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 1、图 2所示,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监测项目有杆轴力和拱顶下沉,当初期支护完工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同时针对该段软弱围岩采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提出了“快封闭、勤测量”的基本原则。【问题】1.根据图 1和图 2,写出本工程所用开挖方法的具体名称、并写出该开挖工法所适用隧道的最大跨度及防水效果好坏。2.分别给出(1)→(8)、(9)→(11)的施工顺序。3.补充本工程的监控量测项目。4.本工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本工程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补充。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市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 9.75×5m,坡度 17.22‰,围岩稳定性差。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 1、图 2所示,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监测项目有杆轴力和拱顶下沉,当初期支护完工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同时针对该段软弱围岩采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提出了“快封闭、勤测量”的基本原则。




【问题】
1.根据图 1和图 2,写出本工程所用开挖方法的具体名称、并写出该开挖工法所适用隧道的最大跨度及防水效果好坏。
2.分别给出(1)→(8)、(9)→(11)的施工顺序。
3.补充本工程的监控量测项目。
4.本工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本工程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补充。


参考解析

解析:1.开挖方法名称: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最大跨度:12m
防水效果好
2.(1)→(8)的施工顺序:(1)→(2)→(6)→(7)→(4)→(5)→(3)→(8)。
(9)→(11)的施工顺序:(10)→(11)→(9)。
3.监控量测项目还有:拱顶下沉;净空收敛;地下水位;隧道内观测;地表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建筑物倾斜;围岩压力;岩体垂直、水平位移:衬砌应力应变。
4.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不合理。
理由:二次衬砌施作应待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
5.本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原则的不完整。
应补充: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

相关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施工单位针对该项日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图3所示,并按①-⑨的顺序作业。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问题:1.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2.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3.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4.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背景资料:弯山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Ⅲ级~Ⅳ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Ⅲ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该隧道洞内Ⅲ、Ⅳ类围岩采用HBCφ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Ⅳ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Ⅲ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问题: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2.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下图和表所示,并按①→⑨的顺序作业。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问题】1.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2.改正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3.补充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4.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市政道路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下图和表所示,并按①→⑨的顺序作业。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问题】1.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2.改正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3.补充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4.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设计净空宽度10.8 m,净空高度6. 6 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1所示。【问题】1.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2.写出图1中构造物A、B、C、D的名称。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 1618m,左线长 1616m,设计净空宽度 10.8m,净空高度 6.6m,设计车速 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 IV 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 3 所示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 4 所示。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 施工单位做法如下:①台阶开挖, 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 4m;②仰拱施工左右半幅分次浇筑;③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120m;④仰拱以上的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施工。【问题】1.按隧道断面形状, 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 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2.写出图 3 中构造物 A、 B、 C、 D 的名称。3.写出图 4 中工序 E、 F 的名称。4.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 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5.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III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IV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背景资料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Ⅲ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Ⅳ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市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9.75×5m,坡度17.22‰,围岩稳定性差。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 所示,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监测项目有锚杆轴力和拱顶下沉,当初期支护完工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同时针对该段软弱围岩采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提出了“快封闭、勤测量”的基本原则。问题1. 根据图1 和图2,写出本工程所用开挖方法的具体名称,并写出该开挖工法所适用隧道的最大跨度及防水效果好坏。2. 分别给出(1)→(8)、(9)→(11)的施工顺序。3. 补充本工程的监控量测项目。4. 本工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 本工程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补充。

背景资料(09二级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问隧道的监控量测项目有哪些?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 1.请阐述隧道的基本组成. 2.隧道的设计应遵照什么原则? 3.根据隧道分类的规定,此隧道为哪一类隧道? 4.对隧道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问答题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一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请问隧道的监控量测项目有哪些?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高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一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09考点): 某高速公路全长120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其中有一座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2+815~ZK3+880.全长106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2+840~YK3+750,全长910m.隧道最大埋深400m,隧道沿纵向方向设人字坡,坡度1%.隧道进门段为浅埋段,设40m长的明洞.洞身围岩为II~IV级,岩层含少量地下水, 洞身掘进采用光面爆破,在爆破方案中有如下描述:在开挖面上适当部位掏出小型槽口(炮眼),并沿隧道设计轮廓线布置另一种炮眼. 隧道施工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项目部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项目部招聘了6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同时严格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上下班交接制度,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隧道明洞施工工序为:①明洞路堑土石方开挖:②边、仰坡开挖及加固;⑧修筑坡顶排水系统:④修筑明洞;⑤回填. 问题: 1.按地质条件和按地形划分,背景中所述的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长度划分,左右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 2.该隧道宜采用何种排水方式?说明理由. 3.指出明洞施工工序中应放在首位的工序,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