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还应有: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2.(1)应进洞之前先作洞口工程。(2)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4m。3.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煤层。危害有:瓦斯爆炸、塌方。4.(1)属于中隧道。因为隧道长度为780m。(2)该隧道宜采用人字坡。从隧道进出口的标高分析,考虑隧道排水,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1.新奥法的基本原则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可见综合考虑,应补充“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这几个原则。

[解答分析]这是隧道开挖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题,考察考生对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掌握。根据背景资料,针对该隧道围岩软弱地段,并且采用新奥法施工,可见既要遵循“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原则。2.隧道工程衬砌的安全要点中第一条根据隧道开挖的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口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不良地质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可见本案这种有不良地质的状况下要进洞前要先做洞口,防止洞口垮塌。隧道施工支护的安全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本案例中拟定距离10m是错误的。

[解答分析]本题是考查隧道安全要点的题。3.根据背景资料的描述,“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可见可以推断的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和煤层。并且推断出可能潜在瓦斯爆炸的危害。又根据围岩级别,推断出可能的危害还有塌方。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洞不良地质的种类以及可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4.中隧道的长度范围为1000m>L>500m,本案例中隧道长度为780m,故为中隧道。由于隧道进出口标高均为240.0m,为保证隧道洞内排水,该隧道内部道路坡面应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坡,而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按长度分类依据以及排水设施设置的要求。

相关考题: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地下水丰富,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2)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施工至A地段发生塌方,塌穴较小,项目部在处理塌方时,发现地表出现沉陷和裂缝,塌体内有大量地下水,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对应措施。施工至B段时发生强烈岩爆现象,项目部按施工预案采取了在开挖面上洒水的措施,但效果不佳。【问题】1.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1条的错误做法。2.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3.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必须采用什么方法预报?说明理由。4.请指出项目部处理塌方时,对地表沉陷和地下水宜采取什么措施?对塌穴应采用什么措施处理?5.对中等岩爆现象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7+26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8+07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摘录如下:清单前言中规定,当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在±15%以内时,其结算单价不做调整。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数量15%时,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在清单单价基础上下降10%,反之上涨10%。该施工单位中标后进入施工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成功预测隧道中部存在一个较大的溶洞。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方,将隧道开挖分包给专业劳务公司,为规避安全风险,要求该劳务公司购买“工程一切险”。施工结束时,实际完成的“503—2”工程量为12500m,“503—3”工程量为3365m3,并增加了“洞口C25喷射混凝土”124.6m3。问题:1.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2.结合地质条件的描述,指出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3.计算工程量清单中A值(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E2012316号)规定选取)。4.计量时,“地质超前预报”应计入工程量清单哪个“清单编号”细目中5.背景中总承包方要求劳务公司购买“工程一切险”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6.计算清单编号“503—2”及“503—3”的结算金额。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背景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右图为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一时间曲线示意图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问题: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2.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3.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4.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设计净空宽度10.8 m,净空高度6. 6 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1所示。【问题】1.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2.写出图1中构造物A、B、C、D的名称。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下图为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时间曲线示意图。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问题: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2.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3.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4.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隧道开挖是控制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1).下面隧道开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B.台阶法可用于III-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C.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I-I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开挖D.双侧壁导坑法可用于V级围岩隧道开挖

隧道台阶法开挖可用于(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D:Ⅵ—V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该隧道正洞长12600m,进口平行导坑长 4400m,出口平行导坑长4500m。隧道围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局部为花岗岩,全隧设计以II级、III级围岩为主;局部地段隧道埋深浅,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计为V级围岩,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全隧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项目经理部计划在进、出口平行导坑均采用压入式管道通风方案;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事件二,正当对隧道进口正洞掌子面进行钢拱架支护作业时,监控量测组反映仰拱开挖地段的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发生突变,建议值班领工员采取措施。该领工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段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比较危险。为了避免隧道塌方,他立即安排一部分掌子面现场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事件三,在隧道出口正洞开挖时,掌子面围岩突然变差,围岩破碎,渗水量明显增大。施工单位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监理单位,申请将掌子面前10m范围的隧道围岩由原设计III级围岩变更为V级围岩。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后随即签发变更指令。问题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合理的隧道治水原则,并说明理由。2.针对事件一,指出拟采取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方案。3.指出事件二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4.针对事件三,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三)背景资料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l0+150,出口里程为DKl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l3+650。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问题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7+26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8+07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  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摘录如下:清单前言中规定,当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在±15%以内时,其结算单价不做调整。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数量15%时,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在清单单价基础上下降10%,反之上涨10%。该施工单位中标后进入施工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成功预测隧道中部存在一个较大的溶洞。  施工结束时,实际完成的“503-2”工程量为12500m,“503-3”工程量为增加了“洞口C25喷射混凝土”115m3。  问题:  1.计算工程量清单中A值[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选取]。2.计量时,“地质超前预报”应计入工程量清单哪个“清单编号”细目中?3.计算清单编号“503-2”及“503-3”的结算金额。

背景资料(09二级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