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资治通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结了许多治国经验供封建统治者借鉴B、书中按年月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C、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列对《资治通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总结了许多治国经验供封建统治者借鉴
B、书中按年月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C、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解析

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不是纪传体。

相关考题:

下列对《资治通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埞&?A.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书中按年月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 多年的历史 C.总结了许多治国经验供封建统治者借鉴 D.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列关于《神灭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合伙组织债务承担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受益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关于行政合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会计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水经注》B.司马光——《资治通鉴》C.沈括——《梦溪笔谈》D.李时珍——《天工开物》

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A、《续资治通鉴》B、《续资治通鉴长篇》C、《宋元资治通鉴》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关于《资治通鉴》的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资治通鉴》使得中国古代史学编纂的体裁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B、《资治通鉴》贡献了长编考异法,使得史料的甄别和选择方法日趋严密C、北宋以前经学与史学史分群的,自《资治通鉴》诞生之后,士大夫往往兼通经史D、《资治通鉴》在历史真相与价值追求当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折中点,对后世的史学有一定影响

以下哪一项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错误的?()A、司马光早年作品《历年图》很可能是《资治通鉴》的提纲B、《资治通鉴》前八卷的初稿在宋仁宗时期就编成了C、《资治通鉴》蕴含了司马光对当前政治的思考D、苏轼也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编修

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对《资治通鉴》的改写。

下列著作中,目前已经亡佚的是()。A、《资治通鉴》B、《资治通鉴考异》C、《通鉴举要历》D、《资治通鉴目录》

下列以评论《资治通鉴》为主的著作是()。A、《资治通鉴考异》B、《续资治通鉴长编》C、《致堂读史管见》D、《通鉴地理通释》

下列属于编年史书的是()A、文献通考B、春秋C、资治通鉴D、史论

下列有关船员卧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领导活动的古典著述,作品与作者表述正确的是()A、孙膑——孙子兵法B、司马光——资治通鉴C、克劳塞维茨——君主论D、柏拉图——政治学

下列对爱伦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作家B、新闻记者C、音乐家D、国际和平战士

下列对女子身体结构表述不正确的是()A、肌肉比重小B、胸郭小C、脂肪比重小D、盆骨宽

关于《资治通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书规模仅次于《史记》B、《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C、《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D、《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皇家”参考资料

下列对说服者信息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差距B、恐惧C、信息呈现方式D、相似度

下列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权是绝对权B、物权是对世权C、物权是对人权D、物权是支配权

单选题下列对说服者信息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差距B恐惧C信息呈现方式D相似度

单选题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A《续资治通鉴》B《续资治通鉴长篇》C《宋元资治通鉴》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单选题下列关于领导活动的古典著述,作品与作者表述正确的是()A孙膑——孙子兵法B司马光——资治通鉴C克劳塞维茨——君主论D柏拉图——政治学

单选题关于《资治通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书规模仅次于《史记》B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C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D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皇家参考资料

单选题关于《资治通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书规模仅次于《史记》B《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钦赐此名C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D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皇家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