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中南与西南地区拟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中铁某工程局中标铁路线上的一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长近10km,平均海拔500m,进洞口和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了保证隧道双向施工的需要,需在线路首级控制的基础上,按gps c级网观测的要求布设隧道的地面施工控制网,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对隧道进洞口和出洞口进行高程联测。该工程局可用的硬件设备包括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单频gps接收机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每千米往返水准观测精度达0.3mm,最小显示0.01mm)以及2″全站仪3台套。软件包括gps数据处理软件、水准平差软件。人员方面,可根据项目的需要,配备测量技术人员。[问题]1.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4.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应如何选取?

我国在中南与西南地区拟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中铁某工程局中标铁路线上的一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长近10km,平均海拔500m,进洞口和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了保证隧道双向施工的需要,需在线路首级控制的基础上,按gps c级网观测的要求布设隧道的地面施工控制网,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对隧道进洞口和出洞口进行高程联测。

该工程局可用的硬件设备包括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单频gps接收机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每千米往返水准观测精度达0.3mm,最小显示0.01mm)以及2″全站仪3台套。

软件包括gps数据处理软件、水准平差软件。

人员方面,可根据项目的需要,配备测量技术人员。

[问题]

1.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4.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应如何选取?


参考解析

解析: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1)资料收集。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测区周边国家高等级的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

(2)现场踏勘。对测区的人文风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进行调查,同时现场查勘控制点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选点埋石。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再各布设至少3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为了减小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因为有通视要求,洞口处gps基线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300~500m,若小于该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按国家规范要求在所选点位埋石,并做点之记。

(4)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和工程要求,编制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等。

2.以利用测区国家高等级三角点2个、线路首级控制网点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1个,在进洞口与出洞口处各布设4个施工控制网点为例。

设备选择包括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

观测方案略(对gps c级网测量,在设计方案中,要重点突出观测的时段数、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要按边连接等内容;对二等水准测量,要明确视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往返高差之差等)。

3.最终应提交如下成果: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4.应选择测区的平均高程面500m作为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

相关考题:

洞口地质一般不稳定,选定洞门位置(确定隧道长度)的原则()⑴早进早出⑵晚进晚出⑶早进晚出⑷晚进早出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下列场合中,应采用管棚进行超前支护的是( )。A.下穿铁路隧道施工 B.隧道洞口段施工C.修建小断面地下工程 D.下穿住宅修建地铁区间隧道E.穿越特殊地层修建隧道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段有20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问题: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3.请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隧道施工测量的洞外控制测量中,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 )个平面控制点。A 2 B 4 C 1 D 3

某待建隧道长约10 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2.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4.……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 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 m。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旋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问题]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某特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为×××°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2.进、出洞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4.……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m。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施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问题】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布设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布网,都必须采取有利于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和措施。每个洞口均应布点,且在进、出口洞口,应有不少于()个导线点。对于曲线隧道,应在两端切线上各布设()个点,以便精确计算曲线的转向角和放样数据。

洞口地质一般不稳定,选定洞门位置(确定隧道长度)的原则()A、早进早出B、晚进晚出C、早进晚出D、晚进早出

隧道洞口控制网布设时,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2个。

隧道洞口施工,如石质坚硬而稳定,地形陡峻无排水要求时,可以设置()的简单洞口环框。

对于隧道两相邻开挖洞口间高程测量,当隧道长度大于()米时,应根据隧道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测量设计。A、1000B、2000C、5000

对隧道相邻两洞口间高程,当线路长度大于()时,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A、2000mB、5000mC、10000m

隧道进出洞应遵循的原则是(),以确保洞口稳定,尽量不破坏洞口周边的自然环境。A、晚进早出B、早进晚出C、晚进晚出

水底沉管隧道施工:干坞工程测量控制网首级控制网采用固定仪器墩,()对中。A、一般B、普通C、精确D、强制

有关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洞口与明洞工程应按照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图样要求施工完成,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B、隧道洞口附近其他构造物的施工安排,应考虑到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并适应弃碴、运输的需要,相邻工程亦应妥善安排C、洞口工程特别是排水、坡面防护等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直至完工交验之前,应经常进行养护维修,其费用由业主承担D、洞口施工时,如地质情况有变化或其他原因须变更设计或施工方案时,承包商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单选题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中,包括()。A施工日志、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B施工前技术交底、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C施工前复测的资料、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D设计交底、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

填空题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布设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布网,都必须采取有利于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和措施。每个洞口均应布点,且在进、出口洞口,应有不少于()个导线点。对于曲线隧道,应在两端切线上各布设()个点,以便精确计算曲线的转向角和放样数据。

单选题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要求?(  )[2014年真题]A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隧道,可采用小净距隧道B两隧道净距在1.0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C中夹岩的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D小净距隧道应选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应综合确定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有20k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 问题 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 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 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不定项题洞门的特点和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洞门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在隧道两端和地面接壤处B洞门是隧道施工中最不容易坍塌的地方C洞门保持洞口边坡的稳定和坡的安全,引离地表水流D洞门可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装饰洞口

单选题有关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洞口与明洞工程应按照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图样要求施工完成,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B隧道洞口附近其他构造物的施工安排,应考虑到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并适应弃碴、运输的需要,相邻工程亦应妥善安排C洞口工程特别是排水、坡面防护等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直至完工交验之前,应经常进行养护维修,其费用由业主承担D洞口施工时,如地质情况有变化或其他原因须变更设计或施工方案时,承包商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