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有20k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 问题 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 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 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有20k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 问题 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 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 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隧道洞口仰坡及进出口路堑边坡有剥落可能时,坡面应予以()。 A.防护B.加固C.清理D.开挖

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全长47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且BQ值<250。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所处地层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软土   B、浅埋   C、瓦斯   D、岩石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   A、掘进机法   B、新奥法   C、盖挖法   D、盾构法3、洞口围岩为( )级。   A、Ⅱ   B、Ⅲ   C、Ⅳ   D、Ⅴ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   A、涵洞   B、通道   C、明洞    D、暗洞5、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特长   B、长   C、中   D、短

隧道洞口坍塌的预防措施( )。 A.隧道开挖进洞前应尽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B.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C.清除洞口上方可能滑塌的表土、危石D.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E.做好压浆工作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担一段位于北方的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施工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路基填筑除利用隧道弃碴外,均为借土填方路基,有800m长度的路基填筑高度达10m,取土场至工地道路穿越村镇。 桥涵均为扩大基础,个别基础开挖深度达到6.5m,地质为砂黏土,覆盖层8~10m。墩台身最高10m,无特殊结构。桥梁跨越的河道,水流较慢,施工期水深为2m,河面宽40m,跨河主跨为32m。 隧道除洞口60m为Ⅳ级围岩外,其余均为Ⅱ、Ⅲ级围岩。隧道基本无水,无不良地质,洞口段采取长管棚法进洞施工。 项目部进场后,对隧道的施工场地进行了初步布置,进出口场地充足且较为平坦,场地内规划了营房区、变电配电区、高山水池区、混凝土拌合区、炸药库。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有哪些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2.指出隧道洞口段的开挖方法。 3.背景资料中隧道洞口平面布置还缺少哪些重要区域? 4.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跨河桥墩基础开挖采取的施工措施。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祁个月,全长7. 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段有20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进口段有一段60m富水断层破碎带。出口段有一段石灰岩地质,可能有溶洞。进口段施工时,已做好初期支护的断层破碎带发生坍塌,掌子面与洞口被隔断,有4名工人没有及时撤离被堵在洞内,身体没有受伤。问题:1.简述安全穿越富水断层带的主要措施?2.出口段石灰岩地质施工前后要做哪些防范措施?3.应采取哪些救人措施?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段有20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问题: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3.请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铁路隧道,隧道长2600m,进口段为风化岩,节理发育、破碎,围岩为Ⅳ级,出口段为堆积层,厚度较厚,围岩为Ⅵ级,正洞围岩均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为赶在雨季前实现进洞目标,项目部确定了出口段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事件二:项目部制定的量测大纲,其中必测项目只有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两项。总工程师审核后,发现存在问题,退回要求修改补充。事件三:隧道掘进进度计划为平均单口开挖循环进尺为2.8m,综合循环时间为12.4h。假定按三班制组织施工,每月作业时间为30d,考虑工程环境和时间利用率后的修正系数为0.85。隧道除进、出口外不具备进洞作业条件,进口洞口施工需1个月,出口洞口施工需3个月,进、出口同时开工,平行作业(不考虑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临近贯通相距B循环进尺一方要撤出对工期的影响)。问题:1.针对事件一,指出图中A、B所代表的施工工艺名称。2.针对事件二,指出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3.根据事件三,通过理论计算给出隧道单口月开挖进度(取整数)。4.针对事件三,通过计算给出进、出口掘进的长度和该隧道从开工至贯通所需要的时间。

某项目部承担一段位于北方的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施工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路基填筑除利用隧道弃碴外,均为借土填方路基,有800m长度的路基填筑高度达10m,取土场至工地道路穿越村镇。桥涵均为扩大基础,个别基础开挖深度达到6.5m,地质为砂黏土,覆盖层8~10m。墩台身最高10m,无特殊结构。桥梁跨越的河道,水流较慢,施工期水深为2m,河面宽40m,跨河主跨为32m。隧道除洞口60m为IV级围岩外,其余均为II、III级围岩。隧道基本无水,无不良地质,洞口段采取长管棚法进洞施工。项目部进场后,对隧道的施工场地进行了初步布置,进出口场地充足且较为平坦,场地内规划了营房区、变电配电区、高山水池区、混凝土拌合区、炸药库。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措出该项目有哪些施工安全控制重点。2.指出隧道洞口段的开挖方法。3.背景资料中隧道洞口平面布置还缺少哪些重要区域?4.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跨河桥墩基础开挖采取的施工措施。

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祁个月,全长7. 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段有20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问题: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请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原则。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设计,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段应采用明洞或半明半暗法进洞。

某2车道隧道长2320m,两洞口埋深均在15m以上,隧道围岩为花岗岩、洞口段为强风化软弱带,洞身段围岩为III、IV、V类及断层破碎带。隧道工期为24个月,试简述施工方法、工区划分,各区的劳动组织及主要开挖、支护、衬砌机具设备。

隧道洞口接长明洞、排水沟应与隧道洞身设置()。

隧道洞口其他设施设置应符合()规定。A、洞口仰坡周围须设置排水、截水设施B、洞口仰坡及进出口路堑边坡有剥落可能时,坡面应予防护C、洞口应有必要的检查设施和有关的标志

隧道洞口附近有建筑物或特殊环境要求时,宜设置洞口()结构。

隧道洞口一般是穿越山体表层,周围岩石往往风化极为严重,稳定性差。常见的洞口加固方案有()A、洞口桩基加B、洞口钢架支承C、洞口大管棚支护措施D、洞口套拱超前小导管辅助进洞措施

问答题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有20k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 问题 1、该隧道进洞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施工步骤。 2、隧道应采用何种施工方案?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简述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 4、列表叙述本隧道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填空题隧道洞口接长明洞、排水沟应与隧道洞身设置()。

问答题某单线铁路隧道要求工期36个月,全长7.5km,只有进出口有进洞条件,隧道中间高洞口低,出口洞口段有20m长的坡积层,厚度较厚;进口段为风化岩有部分节理判定为Ⅲ级围岩,进洞施工时为旱季。进口段有一段60m富水断层破碎带。出口段有一段石灰岩地质,可能有溶洞。进口段施工时,已做好初期支护的断层破碎带发生坍塌,掌子面与洞口被隔断,有4名工人没有及时撤离被堵在洞内,身体没有受伤。 1.简述安全穿越富水断层带的主要措施? 2.出口段石灰岩地质施工前后要做哪些防范措施? 3.应采取哪些救人措施?

问答题山岭隧道规划中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应该遵循哪些条件?

多选题隧道洞口其他设施设置应符合()规定。A洞口仰坡周围须设置排水、截水设施B洞口仰坡及进出口路堑边坡有剥落可能时,坡面应予防护C洞口应有必要的检查设施和有关的标志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多选题公路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符合要求的有(  )。[2019年真题]A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证稳定B洞口位置应设于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C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可切削山坡直接进洞D漫坡地段的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路堑地质、弃渣、排水及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多选题隧道洞口一般是穿越山体表层,周围岩石往往风化极为严重,稳定性差。常见的洞口加固方案有()A洞口桩基加B洞口钢架支承C洞口大管棚支护措施D洞口套拱超前小导管辅助进洞措施

填空题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原则。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设计,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段应采用明洞或半明半暗法进洞。

问答题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