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要求?(  )[2014年真题]A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隧道,可采用小净距隧道B两隧道净距在1.0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C中夹岩的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D小净距隧道应选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应综合确定

单选题
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要求?(  )[2014年真题]
A

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隧道,可采用小净距隧道

B

两隧道净距在1.0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

C

中夹岩的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

D

小净距隧道应选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应综合确定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第11.2.1条规定,在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短隧道、中隧道或长隧道、特长隧道洞口局部地段,可采用小净距隧道。
BD两项,第11.2.2条规定,小净距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施工方法、计算分析综合确定,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
②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两洞净距,对施工顺序、开挖方法、临时支护措施等提出要求,并根据中夹岩的稳定性提出中夹岩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③两隧道净距0.8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以内。
C项,第11.2.2条条文说明第2款规定,两隧道间的岩体称为中夹岩,保持中夹岩的稳定是隧道稳定的必要条件。小净距隧道设计,需根据地形、岩性、构造和岩层产状,明确施工顺序、临时支护揹施等要求。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先行洞二次衬砌超前后行洞掌子2.0倍洞径以上的距离,两洞相互影响较小,对中夹岩扰动也小。根据中夹岩的稳定性决定是否需要对中夹岩进行加固。中夹岩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等。

相关考题: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公里隧道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取( )。 A.5.0mB.4.5mC.4.3mD.4.0m

适用于双车道公路隧道Ⅴ级围岩地段的施工方法有()。A、全断面法B、台阶法C、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D、侧壁导坑法E、中导洞法

回答隧道照明基本要求的提问。(1)现行的隧道照明的规范为()。A《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1999)B《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2010)C《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4)D《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0)

请回答隧道照明基本要求的相关问题。(1)现行的隧道照明的规范为()。 A.《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1999)B.《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2010)C.《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4)D.《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0)

回答隧道照明基本要求的提问。(1)现行的隧道照明的规范为( )。A.《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1999)B.《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026.1-2010)C.《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4)D.《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JTG/TD70/2-01-2010)

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要求?(  )A、应综合隧道地质和进出口地形条件以及使用要求确定最小净间距B、最小净距小于6m时可采用系统锚杆加固中间岩柱,大于6m时采用水平对拉锚杆取代C、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以确保中间岩柱的稳定D、应优先选用复合式衬砌,可采用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措施

某公路IV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 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 2004 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A) 14.6 (B) 41.4(C) 46.8 (D) 98.5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隧道的埋深B.公路等级C.围岩级别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2019年)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隧道的埋深B.公路等级C.围岩级别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 )。(2017真题)A:特长隧道B:长隧道C:中隧道D:短隧道

修建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已知洞口地质条件为破碎的V级围岩,雨季地表水丰富,洞顶覆土为10m,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A、盾构法B、矿山法C、掘进机法D、盖挖法E、地下连续墙法

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隧道围岩分级标准将围岩分为()级。A、三B、四C、五D、六

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修建隧道时,一般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两座独立隧道。()

我国现行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如何进行围岩分级?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分离的()。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隧道纵坡不应小于()A、0.3%B、1%C、3%D、4%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A、特长隧道B、长隧道C、中隧道D、短隧道

单选题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隧道围岩分类标准,将围岩分为()类A四B五C六

单选题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将围岩分为几个级别?(  )A3种级别B4种级别C5种级别D6种级别

单选题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则视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爆破震动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围岩级别为V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B围岩级别为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C围岩级别为IV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D围岩级别为I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单选题某公路Ⅳ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  )[2012年真题]A14.8B41.4C46.8D98.5

问答题我国现行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如何进行围岩分级?

单选题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隧道围岩分级标准将围岩分为()级。A三B四C五D六

单选题某设计时速80km/h公路的建筑限界宽11m,其中某隧道的建筑限界宽10m。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隧道两端连接线的路基宽度仍按公路标准设计,其建筑限界宽度应有多长的过渡段与隧道洞口衔接,以保持隧道洞口内外横断面顺适过渡?(  )A50mB60mC65mD67m

单选题某二级公路两车道单洞隧道长800m,隧道里程桩号是K10+000~K10+800,其中,K10+000~K10+200为Ⅳ级围岩,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K10+700~K10+800为Ⅳ级围岩。隧道按复合式衬砌设计,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厚度等支护参数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的要求,并在K10+000~K10+010和K10+790~K10+800设置了Ⅳ级围岩加强段衬砌。则剩余地段正确的衬砌布置桩号为下列哪个选项?(  )AK10+010~K10+210和K10+69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10~K10+690为Ⅲ级围岩衬砌BK10+010~K10+200和K10+70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衬砌CK10+010~K10+200和K10+200~K10+71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衬砌DK10+010~K10+190和K10+71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190~K10+710为Ⅲ级围岩衬砌

多选题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要求,路面两侧的纵向排水沟主要引排下列哪种水流?(  )A营运清洗水B地下水C其他废水D消防水

多选题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隧道的埋深B公路等级C围岩级别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