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2COF2(g)=CO2(g)十CF4(g) 当CO2为8mo1,CF4为5mol,COF2为3mol时体系达到平衡。已知此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只改变温度对上述平衡状态不产生影响。B.平衡常数K=40/9C.正反应的△GΘ为负值D.只改变压力对上述平衡状态不产生影响

反应2COF2(g)=CO2(g)十CF4(g) 当CO2为8mo1,CF4为5mol,COF2为3mol时体系达到平衡。已知此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只改变温度对上述平衡状态不产生影响。

B.平衡常数K=40/9

C.正反应的△GΘ为负值

D.只改变压力对上述平衡状态不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只改变温度对上述平衡状态不产生影响。

相关考题:

C(s)+CO2(g)≒2CO(g)和CO2(g)+H2(g)≒CO2(g)+H2O(g)两反应可在高温下进行,若起始时体系为任意量的 C、 CO2、H2、CO、H2O,平衡时体系的独立组分数是() A、5B、4C、3D、2

在温度TK下,反应CaCO3(s)=CaO(s)+CO2(g)的平衡系统的压力为p,若往该平衡系统加入CO2(g),当重新达到平衡时,系统的压力______。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或变小

暴露在常温空气中的碳并不燃烧,只是由于反应C(s)+O2(g)=CO2(g)[已知CO2(g) C.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D.上述原因均不正确

已知反应C(s) + 2H2O(g) ←→ CO2(g) + 2H2(g) 的Kp为A,用A 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pCO2(g)+2Hg)←C(s)+ 2H2O(g)Kp=()

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式中能表示CO2的ΔfHmθ(298.15K)的反应式为()A、C(金刚石)+ O2(g)= CO2(g)B、C(石墨)+O2(g)= CO2(g)C、CO(g)+1/2O2(g)= CO2(g)D、CO2(g)=CO(g)+1/2O2(g)

已知 2NO2(g) === 2NO(g)+O2(g)是基元反应,ΔrHmΘ为113 kJ·mol–1。其正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Θ();降低压力,平衡()移动。

反应 CaCO3(s) → CaO(s) + CO2(g)已知: CaCO3(s) CaO(s) CO2(g) △Gθ(KJ/mol) -1128.0   -604.2  -394.4 △fHθ(KJ/mol) -1206.9 -635.1  -393.5  Sθ(J/mol/K)  92.9 39.7  213.6上述条件下,逆反应的△rGθ为多少?

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s)+O2(g)→CO2(g)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A、υ=kc(C)c(CO2)B、υ=kc(O2)c(CO2)C、υ=kc(CO2)D、υ=kc(O2)

已知反应C(s) + 2H2O(g) ←→ CO2(g) + 2H2(g) 的Kp为A,用A 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p2C(s)+4H2O(g) ←→ 2CO2(g) + 4H2(g) Kp=()

已知反应C(s) + 2H2O(g) ←→ CO2(g) + 2H2(g) 的Kp为A,用A 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p1/2C(s)+ H2O(g) ←→ 1/2CO2(g) + H2(g) Kp=()

在容器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C(S),且达到化学平衡,当升高温度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若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小E的浓度;D、降温

已知反应2A(g)+B(g)→2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升温C、减小D的浓度D、降温

在1000℃ 时.下列反应:FeO(s)+ CO(g)=Fe(s)+CO2(g)的标准平衡常数Kθ= 0.5,如果在CO的分压力为6000kPa的密闭容器加入足量的FeO,计算CO和CO2的平衡分压。

PCl5的分解反应:PCl5(g)=PCl3(g)+Cl2(g),2000C达到平衡时有48.5%分解,3000C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反应是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压力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反应2HCl(g)→Cl2(g)+H2(g)的ΔrHm°=184.9kJ.mol-1,这意味着:()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HCl(g)的ΔfHm°为负值C、该反应体系是均相体系D、上述三种说法均正确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的KΘ=2.0;当CO2(g)与CO(g)的分压皆为100kPa时,则该反应在同样温度时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已知反应C(s)+O2(g)=CO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1ө,CO(g)+1/2O2(g)=CO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ө2,2C(s)+O2(g)=2CO(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ө3,则Kө3与Kө1/和Kө2的关系为()

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C(s)=== H2(g)+CO(g)   CO2(g)+H2(g)===H2O(g)+CO(g)  CO2(g)+C(s)===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A、C=3B、C=2C、C=1D、C=4

对于反应CH4(g)+2O2(g≒CO2(g)+2H2O(g)(1)恒压下,升高反应系统的温度,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变小,CO2(g)的摩尔分数y(CO2)()。假设反应的起始配料比n(O2)/n(CH4)=2。(2)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系统的平衡压力,使其体积变小,这时K0(),y(CO2)()。

已知1000K时, (1)CO(g)+(1/2)O2(g)=CO2(g),Kø⑴=1.659×1010 (2)C(s)+CO2(g)=2CO(g),Kø⑵=1.719 则反应C(s)+(1/2)O2(g)=CO(g)的Kø⑶为()A、9.651×1010B、1.036×1010C、4.731×1010D、2.852×1010

在下列反应中,Qp=Qv的反应为()A、CaCO3(s)→CaO(s)+CO2(g)B、N2(g)+3H2(g)→2NH3(g)C、C(s)+O2(g)→CO2(g)D、2H2(g)+O2(g)→2H2O(l)

已知C(s)+CO2(g)=2CO(g)是吸热反应,则其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反应 C(s,石墨) + CO2(g)2CO(g)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将向()方向移动;当 p(CO2)增大时,平衡将向()方向移动。

已知反应CO(g)+1/2O2(g)=CO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ө2=6.443,则反应2CO2(g)=2CO(g)+O2(g)的标准平衡常数Kө2=()

已知反应C(s)+O2(g)→CO2(g)的热效应ΔH,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ΔH是CO2(g)的生成热B、ΔH是C(s)的燃烧热C、ΔH与反应的ΔU的数值不相等D、ΔH与反应的ΔU的数值相等

填空题反应C(s)+H2O(g)=CO(g)+H2(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发生下列单一条件变化,增加1molH2O(g),平衡将向移动,CO(g)的含量将;增大容器体积,平衡将向()移动。

填空题反应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在一密闭容器内,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体系内加入CO2(g),平衡()移动;若降低温度,平衡()移动;若加入催化剂,平衡()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