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高的残余奥氏体对淬火钢的性能影响很大,残余奥氏体含量过高(有时达30%-40%),钢的硬度降低,疲劳抗力下降。

13、高的残余奥氏体对淬火钢的性能影响很大,残余奥氏体含量过高(有时达30%-40%),钢的硬度降低,疲劳抗力下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残余奥氏体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工件使用过程中,由于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将淬火工件冷却到室温后,随即放到零下温度的冷却介质中冷却,即进行冷处理;回火处理。

相关考题:

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 A、决定于钢的含碳量B、决定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多少C、与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有关D、决定于原始奥氏体的含碳量

工具钢淬火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所得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越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高速钢淬火后的正常组织是隐针马氏体+碳化物+较大量残余奥氏体。()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的组织是()。 A、马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回火马氏体D、下贝氏体

淬火时进行冷处理可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

钢的含碳量愈高,淬火温度愈高,晶粒愈粗大,残余奥氏体愈少。()

钢的奥氏体化通过三个阶段完成: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和长大;残余奥氏体的溶解;()。

一般说来,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多少与Ms点的位置密切相关,()。A、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B、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少C、Ms点升高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D、Ms点略有升高,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急剧增加

滚动轴承钢中wCr若超过(),则会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使硬度和尺寸稳定性降低。A、0.45%B、0.70%C、1.20%D、1.65%

残余奥氏体,出现于()的淬火组织中。A、共析钢B、亚共析钢C、过共析钢.D、工业纯铁

MS点越低,则淬火后的钢中残余奥氏体数量就越少。

在钢的热处理中,钢的淬透性是指()。A、钢淬火后的最高硬度B、钢淬火后的马氏体硬度C、钢淬火后的淬硬层深度D、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残余奥氏体的量()。

试说明淬火钢中出现残余奥氏体的原因是什么,对其性能有何影响,采用什么工艺能将之消除。

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A、100℃B、250℃C、400℃D、600℃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后,会使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单选题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完全淬火。AAc3+30~50℃BAcl+30~50℃CA+10~30℃DA+10~30℃

问答题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问答题试说明淬火钢中出现残余奥氏体的原因是什么,对其性能有何影响,采用什么工艺能将之消除。

单选题碳素工具钢正常的淬火组织是()A马氏体+碳化物;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马氏体;D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多选题对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A消除淬火应力;B消除残余奥氏体;C提高强韧性;D提高硬度和耐磨性;E改善切削性能;

单选题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为()A马氏体+残余奥氏体B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C马氏体+铁素体D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颗粒状碳化物

单选题高速钢一般多采用油淬和分级淬火,淬火组织为()A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B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大量残余奥氏体C马氏体D马氏体+粒状碳化物

问答题什么是残余奥氏体?它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减少或消除残余奥氏体?

单选题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1+30~50℃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A亚温淬火B等温淬火C完全淬火D不完全淬火

单选题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中碳化物的含量B钢中铁素体的含量C钢材本身的含碳量D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