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A、100℃B、250℃C、400℃D、600℃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

  • A、100℃
  • B、250℃
  • C、400℃
  • D、600℃

相关考题:

为了充分消除高速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通常要进行三次回火,其回火温度是( )。A.350℃~400℃B.450℃~500℃C.550℃~570℃D.580℃~620℃

当钢在淬火、正火或回火时,过冷奥氏体的分解同时可能发生三种转变;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转变。

w18cr4v钢1280oc淬火、560oc三次回火后的组织是()。 A.下贝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D.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极少量残余奥氏体

淬火钢在回火时不发生()。A贝氏体的转变B马氏体中碳的偏聚C马氏体的分解D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淬火碳钢在200~300℃时回火,其残余奥氏体可能转变为回火屈氏体或上贝氏体。()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的组织是()。 A、马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回火马氏体D、下贝氏体

为了充分消除高速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通常要进行三次回火,其回火温度是()。A、350℃~400℃B、450℃~500℃C、550℃~570℃D、580℃~620℃

钢的含碳量愈高,淬火温度愈高,晶粒愈粗大,残余奥氏体愈少。()

碳素钢回火时其残余奥氏体在200-300℃时转变成()。A、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B、索氏体C、屈氏体D、碳化物

碳钢中当回火温度在200~250℃时,发生残留奥氏体转变。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可划分为回火马氏体形成、()、应力消除、碳化物聚集长大等四个阶段。A、剩余部分奥氏体B、残余奥氏体分解C、碳化物形核D、回火马氏体长大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奥氏体化后,在空中冷却称()。A、正火B、回火C、淬火D、退火

钢在()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而发生奥氏体晶粒显著粗化的现象称为过热。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 A、马氏体组织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回火马氏体组织D、下贝氏体组织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残余奥氏体的量()。

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淬火钢的回火过程大致可分为()等几个阶段。A、马氏体分解B、残留奥氏体转变C、回火奥氏体的形成D、回火托氏体的形成E、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铁素体的再结晶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操作()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淬火钢在250~350℃温度范围内回火时要发生回火脆性,称为()。

单选题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温度附近回火而发生转变。A100℃B250℃C400℃D600℃

单选题淬火钢在640~680℃回火,可获得()A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组织B回火索氏体组织C回火屈氏体组织D回火珠光体组织

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操作()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

判断题淬火后的钢,回火时随温度的变化组织会发生不同的转变。A对B错

填空题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单选题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A马氏体组织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回火马氏体组织D下贝氏体组织

单选题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1+30~50℃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A亚温淬火B等温淬火C完全淬火D不完全淬火

单选题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的组织是()A马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回火马氏体D下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