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霉素G的药动学特征错误的是A.不耐酸、口服吸收差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C.不易通过血脑屏障D.90%经肾小管分泌排出E.肌注吸收快且完全
有关青霉素G的药动学特征错误的是
A.不耐酸、口服吸收差
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C.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D.90%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E.肌注吸收快且完全
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C.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D.90%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E.肌注吸收快且完全
参考解析
解析:青霉素G不耐酸,口服后吸收量少且不规则。肌注吸收快且完全,注射后0.5~1.0小时达血药高峰浓度,半衰期约为0.5~1.0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一般维持4.0~6.0小时。吸收后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并且广泛分布于各种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淋巴液、胎盘、肝、肾、肺、横纹肌、中耳液等。因青霉素G的脂溶性低而进入细胞内较少;房水和脑脊液中的含量也较低,但炎症时,青霉素G透过脑脊液和房水的量可提高并达到有效浓度。青霉素G几乎全部以原形迅速经尿排出,约90%经肾小管分泌,10%经肾小球滤过。
相关考题:
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药动学分支学科。关于群体药动学基本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群体药动学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因素描述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B、固定效应指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C、随机效应包括个体间和个体自身变异D、个体自身变异是指研究人员、实验方法及患者自身随时间的变异及模型误差等E、个体间变异用ε表示,其方差为σ2关于群体药动学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患者一般取2~4点B、病例数一般不少于50例C、非稳态时取点大体均匀分布在给药间隔内,群体中个体的取样时间应随机分布D、稳态时分为稳态谷浓度、峰浓度、平均稳态浓度3种方式E、数据收集时无需分组
关于群体药动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体药动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B、群体药动学可用于生物利用度研究C、群体药动学研究血药浓度在个体间的变异性D、群体药动学研究病人个体特征和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E、群体药动学将经典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起来
关于药动学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药动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B:药动学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C:药动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D:药动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E:药动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上有重要作用
为保证Ⅰ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选6~7人,给予剂量不大于100μg,主要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药动学特征的研究,属于A.临床前一般药理学研究B.临床前药效学研究C.临床前药动学研究D.0期临床研究E.临床前毒理学研究
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药动学分支学科。关于群体药动学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患者一般取2~4点B、病例数一般不少于50例C、非稳态时取点大体均匀分布在给药间隔内,群体中个体的取样时间应随机分布D、稳态时分为稳态谷浓度、峰浓度、平均稳态浓度3种方式E、数据收集时无需分组
单选题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药动学分支学科。关于群体药动学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患者一般取2~4点B病例数一般不少于50例C非稳态时取点大体均匀分布在给药间隔内,群体中个体的取样时间应随机分布D稳态时分为稳态谷浓度、峰浓度、平均稳态浓度3种方式E数据收集时无需分组
单选题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药动学分支学科。关于群体药动学基本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群体药动学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因素描述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B固定效应指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C随机效应包括个体间和个体自身变异D个体自身变异是指研究人员、实验方法及患者自身随时间的变异及模型误差等E个体间变异用ε表示,其方差为σ2
单选题某药物具有非线性消除的药动学特征,其药动学参数中,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减小的是( )A半衰期(t1/2)B表观分布容积(V)C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D清除率(CI)E达峰时间(t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