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可用避雷针保护的是()A露天的变配电设备B建筑物C构筑物D电力线路

下列可用避雷针保护的是()

A露天的变配电设备

B建筑物

C构筑物

D电力线路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天线安装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是指天线的最高度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范围下() A.错误B.正确

多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的依据是()。将多支避雷针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划分时必须是相邻近的三支避雷针),逐个计算;每三支避雷针,构成的三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HX水平面上,各相邻两支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则全部面积即受到保护;多支避雷针外侧保护范围是避雷针高度的一半;多支避雷针外侧保护范围是避雷针高度的三分之二

单支避雷针地上保护半径是避雷针高度的2.5倍。A对B错

避雷针的保护机理是避雷针针尖附近的空气首先击穿放电,雷电流经避雷针流入大地。()

避雷针的标注应表示避雷针在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避雷针的()高度。

逆闪络指受雷击的避雷针对受其保护设备的放电闪络。防止逆闪络的措施( )A、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空间距离;B、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接地体间的距离;C、增加避雷针的高度D、降低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由于避雷针高度的限制,避雷针有保护范围。

基站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保护角内,保护角是指避雷针顶部至()和()。

下列防雷设备安装描述正确的有()。A、装设多支避雷针时,两针之间距离不宜大于50mB、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45°保护角确定C、装设多支避雷针时,两针之间距离不宜大于30mD、屋顶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60°保护角确定

防止逆闪络的措施有()。A、减小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空间距离B、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空间距离C、减小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接地体间的距离D、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接地体间的距离E、降低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避雷针两针外侧保护范围,可按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

下列可用避雷针保护的是()A、露天的变配电设备B、建筑物C、构筑物D、电力线路

单支避雷针地上保护半径是避雷针高度的2.5倍。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是1.5倍避雷针总高度。

天线安装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是指天线的最高度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范围下。

天线保护角是指避雷针顶和()的夹角。A、避雷针顶部至天线顶部和避雷针的夹角B、避雷针顶部至天线底部和避雷针的夹角C、避雷针顶部和天线的夹角。

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角度是避雷针顶端()角以下的物体。A、30°B、45°C、60°

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角度是避雷针顶端45°角以下的物体。()

天线应在避雷针保护区域内,避雷针保护区域是避雷针顶点下倾()范围内。A、30°B、40°C、50°D、60°

多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的依据是()。A、将多支避雷针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划分时必须是相邻近的三支避雷针),逐个计算B、每三支避雷针,构成的三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HX水平面上,各相邻两支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则全部面积即受到保护C、无法确定D、多支避雷针外侧保护范围是避雷针高度的一半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地面范围是1.5倍避雷针高度。()

单支避雷针的地面保护范围半径是()。A、1倍避雷针高度B、1.5倍避雷针高度C、2.5倍避雷针高度D、3倍避雷针高度

单选题天线应在避雷针保护区域内,避雷针保护区域是避雷针顶点下倾()范围内。A30°B40°C50°D60°

填空题基站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保护角内,保护角是指避雷针顶部至()和()。

多选题下列可用避雷针保护的是()A露天的变配电设备B建筑物C构筑物D电力线路

判断题单支避雷针地上保护半径是避雷针高度的2.5倍。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避雷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与避雷针工作原理相似的“避雷室”B避雷针和它要保护的建筑是由绝缘物质隔开的C接闪器可用铝合金、镀锌钢、不锈钢等各种材料制成D我国现在已经放弃了“避雷针”这一叫法,而代之以“接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