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矩形ABCD中,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A、C两处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点曰,点Q以2cm/s向D移动,当P,Q距离为10cm时,P、Q两点从出发开始经过时间为( )s。

在矩形ABCD中,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A、C两处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点曰,点Q以2cm/s向D移动,当P,Q距离为10cm时,P、Q两点从出发开始经过时间为( )s。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闭合曲面S内有一点电荷q,P为S面上一点,在S面外A点有另一点电荷Q,若将Q移至S面外的B点,则() A、穿过S面的电通量改变,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B、穿过S面的电通量不变,P点的电场强度改变C、穿过S面的电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变D、穿过S面的电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改变

在一个单链表中,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与p之间插入结点s,则执行(29)。A.s→link=p→link;p→link=s;B.p→link=s;s→link=q;C.p→link=s→link;s→link=p;D.q→link=s;s→link=p;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AD=90o,且AB=8,AD=3,CD=4,动点P,Q分别以点B和点A为起点同时出发,点P沿B→A,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运动,终点为点A;点Q沿A→D→C→B,以每秒1.5个单位速度运动,终点为点B。设△APQ的面积为y,运动时间为x。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y=f(x); (2)画出函数y=f(x)的图象。

如图,在Rt△ABC中,∠C=90o,AC=6,BC=8,动点P由起点A沿边AB向终点B运动,每秒2个单位,动点Q由起点B沿边BC向终点C运动,每秒1个单位,P、Q两点同时由起点开始运动,记运动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 (2)当△BPQ与△ABC相似时,求t的值。

如图,在△ABC中,AC=8,BC=6,∠ACB=90°,动点P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着边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着边BA向点A移动,设P,Q两点移动时间为t秒(0≤t≤8)。 (1)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 (2)以PC为直径的半圆交PQ于点D,是否存在t,使得PD=DQ 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甲、乙两汽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各自速度保持不变,他们第一次相遇在距P点16千米处,然后各自前行,分别到达Q、P两点后立即折返。第二次相遇是在距P点32千米处,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A.2:3B.2:5C.4:3D.4:5

如图,将带正电的小球A固定,另一带电小球B从A附近的P点处由静止释放,其下落到Q点的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B(  )。A.可能带正电B.在Q点的速度大于在P点的速度C.在Q点的电势能大于在P点的电势能D.从P到Q,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在以下二难推理中,无效式是()A、(((p→q)∧(r→s))∧(p∨r))→(q∨s)B、(((p→q)∧(r→s))∧(∨)C、((p→q)∧(p→r))∧(∨))→pD、(((p→q)∧(r→q))∧(p∨r))→q

以“(p∨q)→(r∧s)”为一个前提进行演绎推理,若加上前提()。A、~(p∨q),能必然推出(~r∨~s)B、(~r∨~s),能必然推出(p∨q)C、(p∨q),能必然推出~(r∧s)D、~(r∧s),能必然推出(~p∨~q)

在下列选言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A、(p∨q)∧p├﹁qB、(pqr)∧﹁p├q∧rC、(pqr)∧﹁p├qrD、(p∨q∨r)∧﹁p├q∨rE、(p∨q∨r∨s)∧(﹁p∧﹁q)├r∨s

交流电路中,P、Q和S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S²=P²-Q²B、S²=P²+Q²C、P²=S²-Q²D、Q²=P²+S²

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A、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B、车的加速度是1.5m/s²C、P、O间距离是7.5m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9s

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时间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相距60m,车经过Q时的速率是15m/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的加速度为1.5m/s²B、经过P时的速率为5m/sC、P、O两点间距为7.5m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为9s

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达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1∶3B、1∶6C、1∶5D、1∶8

汽车自O点由静止开始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6s时间内依次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两电线杆相距60m,车经过Q时的速率是15m/s,由此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汽车经过P时的速率是5m/sB、汽车的加速度是1.5m/s²C、O、P两点间的距离为7.5mD、汽车从出发到Q点所用时间为9s

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A、((p∨~q)∧q)→~pB、((p∧q)∧r)→(p∧r)C、((~p→q)∧q)→~pD、((p→q)∧(r∧p))→qE、(p→q)∧(r→s)∧(q∨s))→(p∨r)

从“如果(非p或非q)那么(r或s)和“非r且非s”出发,则可推出()。A、p并且qB、非p并且非qC、并非(如果p那么非q)D、p或者qE、并非(只有非p才q)

以“p∨~r”、“~q→~s”和“~p∧~q”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A、pB、~sC、~r∧pD、~rE、s→q

在*p之前插入节点*s的操作是()A、q=s-next;s=p-next;B、q-next=s;s-next=p;C、s=p-next;q=s-next;D、s-next=p;q-next=s;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公式为()。A、cosφ=P/Q;B、cosφ=Q/P;C、cosφ=Q/S;D、cosφ=P/S。

问答题试判断以下各式是否为重言式。  (1)(P→Q)→(Q→P)  (2)P→(P→Q)  (3)Q→(P→Q)  (4)(P∧Q)→(P→Q)  (5)((P→Q)∨(R→Q))→((P∨R)→Q)  (6)((P→Q)∨((R→S))→((P∨R)→(Q∨S))

多选题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A((p∨~q)∧q)→~pB((p∧q)∧r)→(p∧r)C((~p→q)∧q)→~pD((p→q)∧(r∧p))→qE(p→q)∧(r→s)∧(q∨s))→(p∨r)

多选题从“如果(非p或非q)那么(r或s)和“非r且非s”出发,则可推出()。Ap并且qB非p并且非qC并非(如果p那么非q)Dp或者qE并非(只有非p才q)

单选题在以下二难推理中,无效式是()A(((p→q)∧(r→s))∧(p∨r))→(q∨s)B(((p→q)∧(r→s))∧(∨)C((p→q)∧(p→r))∧(∨))→pD(((p→q)∧(r→q))∧(p∨r))→q

单选题以“(p∨q)→(r∧s)”为一个前提进行演绎推理,若加上前提()。A~(p∨q),能必然推出(~r∨~s)B(~r∨~s),能必然推出(p∨q)C(p∨q),能必然推出~(r∧s)D~(r∧s),能必然推出(~p∨~q)

多选题在下列选言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A(p∨q)∧p├﹁qB(pqr)∧﹁p├q∧rC(pqr)∧﹁p├qrD(p∨q∨r)∧﹁p├q∨rE(p∨q∨r∨s)∧(﹁p∧﹁q)├r∨s

单选题两个正、负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p、Q为电场中两点,则( )。A 正电荷由P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B 正电荷在P的加速度小于在Q的加速度C 负电荷在.p的电势能高于在Q的电势能D 负电荷从P移动到Q,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