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

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

B运动试验

C动态ECG

DValsalva试验

E颅脑CT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35岁。间断性胸闷不适2年,时有黑矇现象,近1周黑矇发作次数增多,伴晕厥1次来诊。如果心电图显示为Q-T间期0.86s,T波宽大,U波明显,诊断为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推测其晕厥的原因是A.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B.窦性静止6s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男性,25岁。间断胸闷、心慌2年,近1周黑矇发作频繁,伴晕厥1次来诊。查体无阳性体征发现。休息时心电图正常。为进一步明确晕厥原因,首选的下列检查是A、复查心电图B、脑电图C、超声心动图D、HolterE、头部MRI如果心电图示Q-T间期0.78秒,T波宽大,诊断为长Q-T间期综合征,其晕厥原因可能是A、窦性心动过缓B、窦性停搏C、心房纤颤D、尖端扭转型室速E、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晕厥发作时应给予的治疗药物是A、利多卡因B、胺碘酮C、异丙肾上腺素D、美托洛尔E、普罗帕酮复习病历时发现患者幼年时即有上述心电图改变,首选的根治方法是A、终身服用抗心律失常药B、手术阻断交感神经C、VVI型起搏器置入D、射频消融E、发作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A、Brugada综合征B、先天性长Q-T综合征C、ARVCD、癫痫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心电图B、HolterC、超声心动图D、药物激发试验E、运动试验F、直立倾斜试验针对该患者及家庭成员宜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提示 入院后查UCG正常,心电图示Q-T间期520 ms,Holter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A、应仔细询问家族病史B、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C、可予心脏起搏治疗D、ICD可预防心室颤动导致的猝死E、胺碘酮治疗F、建议全部家庭成员接受ECG等检查,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 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

女,36岁。因常规体检心电图发现异常就诊。既往体健。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s,无P波,代偿间期完全。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异常。该患者最适宜的处理是

患者女,28岁,因"间断夜间抽搐5年,反复晕厥12h"就诊。发作时意识丧失和尿失禁。其兄有类似病史,5岁时夭折,死因不明。查体:BP100/60mmHg;HR48次/分,律不齐,无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发作时心电图B、心电监护C、动态心电图D、脑电图E、血清电解质F、胸部X线片(提示:入院后患者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ECG:窦性心动过缓,54次/分,Q-T间期540ms,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晕厥发作时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正常。)应尽快进行的处理包括( )A、连续心电监护B、应用普萘洛尔60mg/dC、备好心脏复律除颤器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E、静脉注射苯妥英钠F、静脉应用普罗帕酮G、持续抽搐、意识丧失不能缓解,非同步电复律(提示:入院后连续心电监护,但反复抽搐、意识丧失,最重一次持续19s,心前区叩击2次无效,非同步电复律(300J)后意识恢复。治疗过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硫酸镁、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无效。应用普萘洛尔60mg/d后病情稳定。脑电图正常。心脏彩色超声正常。入院前未服用任何药物。)目前该患者可以排除的诊断是( )A、癫痫B、Brugada综合征C、血管迷走性晕厥D、癔症性晕厥E、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F、心源性晕厥本例诊断为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依据是( )A、青年人,有猝死家族史B、未服过任何药物,血清电解质正常C、普萘洛尔治疗有效D、心电图Q-T间期540ms,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E、晕厥发作时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F、脑电图正常治疗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可选的措施是( )A、避免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B、大剂量β受体阻滞药C、高危者植入ICDD、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E、口服胺碘酮F、室性心律失常者,射频消融治疗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迷走性晕厥B癫痫发作CBrugada综合征D心肌炎E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对明确诊断意义不大的是()A、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B、心电图特征性改变C、家族心脏猝死史D、家族成员有典型ECG改变E、脑电图

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s);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A、SCN5A基因B、LQT5基因C、血管紧张素原基因D、KVLQT-1基因E、HERG基因F、ACE基因

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血生化C、心电图D、颅脑CTE、超声心动图F、颈动脉彩超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针对该患者及家庭成员宜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提示:入院后查UCG正常,心电图示Q-T间期520ms,Holter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A、应仔细询问家族病史B、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C、可予心脏起搏治疗D、ICD可预防心室颤动导致的猝死E、胺碘酮治疗F、建议全部家庭成员接受ECG等检查,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缺钾时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正确的是()A、ST段上升,Q-T间期缩短,T波倒置B、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出现U波C、ST段正常,Q-T间期缩短,T波降低D、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T波正常E、ST段上升,Q-T间期正常,T波倒置

男孩6岁,反复发作性晕厥,抽搐5年,服用抗癫痫药物1年,发作时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痛,随即抽搐意识丧失,最近一次发作时描记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本病心电图特征为()。A、Q-T间期延长,Q-Tc≥0.47秒(女性Q-Tc≥0.48秒)B、部分患者休息时Q-T间期正常,活动后Q-T间期延长C、T波形态多变,T波宽大有切迹D、晕厥时常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室性停搏E、ST-T段明显压低F、常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

单选题患者女,69岁,因“一过性晕厥1次”急来诊。患者胸闷不适2年,有时有黑蒙,近2周黑蒙现象反复发生。1h前晕厥1次,当时意识丧失约30s,急送医院。ECG://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0次/min,可见交界性逸搏与房性期前收缩。假设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至0.86s,T波宽大,U波明显,诊断为长Q-T间期综合征,该患者晕厥的原因最可能是()A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B心室颤动C长时间窦性停搏D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E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迷走性晕厥B癫痫发作CBrugada综合征D心肌炎E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多选题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心电图BHolterC超声心动图D药物激发试验E运动试验F直立倾斜试验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

多选题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ABrugada综合征B先天性长Q-T综合征CARVCD癫痫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多选题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s);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AApoCⅡ基因BApoE基因CLQT5基因DKVLQT-1基因EHERG基因FSCN5A基因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不宜应用的药物()A奎尼丁B西洛他唑C波生坦D异丙肾上腺素E心律平

多选题患者男,22岁。主因发作性晕厥入院。入院后突发意识丧失。家族中有猝死史。查体:心率188次/min,血压70/40mmHg。心律不齐,余无阳性发现。ECG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为明确诊断可参考的检查()(提示:经抢救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580ms。)A超声心动图BHolterC运动试验D冠状动脉造影E基因检测F心脏MRI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对明确诊断意义不大的是()A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B心电图特征性改变C家族心脏猝死史D家族成员有典型ECG改变E脑电图

多选题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血生化C心电图D颅脑CTE超声心动图F颈动脉彩超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