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单选题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
A

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

B

运动试验

C

动态ECG

D

Valsalva试验

E

颅脑CT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儿男性,8岁,因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后,发生5次晕厥而收入院治疗。询问家中其他人的健康情况,其兄长12岁时在运动中猝死。查体:体温36.5℃,呼吸20次/分,心率70次/分;心脏听诊,心音有力,节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外院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不齐;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未见异常。为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医师对患儿进行了心电图、脑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实验,同时进行了实验室血清电解质的检测。心电图运动试验显示Q-T间期延长,心率矫正Q-Tc>440ms,T波宽大并有切迹。考虑患儿为心源性晕厥、长Q-T间期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A、心率缓慢B、先天性耳聋C、家庭成员中有LQTS患者D、心室复极异常E、Q-T间期延长,Q-Tc>440msF、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生晕厥常见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方法是( )A、等张运动B、等长运动C、蹲起运动D、踢腿运动E、脚踏车运动F、活动平板运动长Q-T间期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β-受体阻滞剂B、起搏器C、钾盐D、镁盐E、钠盐F、钙剂[提示]患儿确诊为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对此疾病家长不了解,患儿及家长都表现非常紧张。关于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儿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规律B、避免劳累、睡眠不足C、避免过量运动D、避免情绪激动E、按时服用药物F、刺激交感神经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A、Brugada综合征B、先天性长Q-T综合征C、ARVCD、癫痫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心电图B、HolterC、超声心动图D、药物激发试验E、运动试验F、直立倾斜试验针对该患者及家庭成员宜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提示 入院后查UCG正常,心电图示Q-T间期520 ms,Holter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A、应仔细询问家族病史B、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C、可予心脏起搏治疗D、ICD可预防心室颤动导致的猝死E、胺碘酮治疗F、建议全部家庭成员接受ECG等检查,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 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迷走性晕厥B癫痫发作CBrugada综合征D心肌炎E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ABrugada综合征B先天性长Q-T综合征CARVCD癫痫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对明确诊断意义不大的是()A、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B、心电图特征性改变C、家族心脏猝死史D、家族成员有典型ECG改变E、脑电图

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s);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A、SCN5A基因B、LQT5基因C、血管紧张素原基因D、KVLQT-1基因E、HERG基因F、ACE基因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不宜应用的药物()A、奎尼丁B、西洛他唑C、波生坦D、异丙肾上腺素E、心律平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心电图B、HolterC、超声心动图D、药物激发试验E、运动试验F、直立倾斜试验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A、Brugada综合征B、先天性长Q-T综合征C、ARVCD、癫痫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血生化C、心电图D、颅脑CTE、超声心动图F、颈动脉彩超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针对该患者及家庭成员宜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提示:入院后查UCG正常,心电图示Q-T间期520ms,Holter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A、应仔细询问家族病史B、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C、可予心脏起搏治疗D、ICD可预防心室颤动导致的猝死E、胺碘酮治疗F、建议全部家庭成员接受ECG等检查,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患者男,22岁。主因发作性晕厥入院。入院后突发意识丧失。家族中有猝死史。查体:心率188次/min,血压70/40mmHg。心律不齐,余无阳性发现。ECG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为明确诊断可参考的检查()(提示:经抢救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580ms。)A、超声心动图B、HolterC、运动试验D、冠状动脉造影E、基因检测F、心脏MRI

患者女,28岁。间断夜间抽搐5年、反复晕厥12h入院。发作时有意识丧失和尿失禁。其兄有类似病史,5岁时夭折,死因不明。查体:Bp100/60mmHg。心率48次/min,律不齐,无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本例诊断为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依据是()A、青年人、有猝死家族史B、未服过任何药物、血清电解质正常C、普萘洛尔治疗有效D、心电图Q-T间期540ms,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E、晕厥发作时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F、脑电图正常

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

多选题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发作晕厥20年入院。患者8岁时被老师发问引起晕厥摔倒在地,11岁时受惊吓晕厥,抽搐伴尿、粪失禁住院治疗,近6年症状复发再次入院。家族中无心脏事件病史,但有家族成员ECG“不正常”。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心电图BHolterC超声心动图D药物激发试验E运动试验F直立倾斜试验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诊断应首先考虑()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B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先天性长Q-T综合征D获得性长Q-T综合征E癫痫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对明确诊断意义不大的是()A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发现B心电图特征性改变C家族心脏猝死史D家族成员有典型ECG改变E脑电图

多选题患者男,22岁。主因发作性晕厥入院。入院后突发意识丧失。家族中有猝死史。查体:心率188次/min,血压70/40mmHg。心律不齐,余无阳性发现。ECG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为明确诊断可参考的检查()(提示:经抢救后患者意识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580ms。)A超声心动图BHolterC运动试验D冠状动脉造影E基因检测F心脏MRI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作晕厥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J点抬高2mm,ST段下斜型抬高。不宜应用的药物()A奎尼丁B西洛他唑C波生坦D异丙肾上腺素E心律平

多选题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血生化C心电图D颅脑CTE超声心动图F颈动脉彩超

多选题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s);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ASCN5A基因BLQT5基因C血管紧张素原基因DKVLQT-1基因EHERG基因FACE基因

多选题患者女,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h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min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家族史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min,R:22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s);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AApoCⅡ基因BApoE基因CLQT5基因DKVLQT-1基因EHERG基因FSCN5A基因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下列治疗中不必要的是()Aβ-受体阻滞剂B心脏起搏C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D口服苯妥英钠E植入ICD

单选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