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果甲公司是按照完全成本法核算的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2007年10月初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90万元),2007年10月份发生的生产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1800万元),2007年10月末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2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185万元),计算按照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07年10月份的净利润与完全成本法核算的差额。已知:(P/A,2%,10)=8.9826,(P/A,4%,5)=4.4518(P/S,2%,10)=0.8203,(P/S,4%,5)=0.8219

问答题
如果甲公司是按照完全成本法核算的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2007年10月初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90万元),2007年10月份发生的生产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1800万元),2007年10月末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2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185万元),计算按照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07年10月份的净利润与完全成本法核算的差额。已知:(P/A,2%,10)=8.9826,(P/A,4%,5)=4.4518(P/S,2%,10)=0.8203,(P/S,4%,5)=0.8219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要求:(1)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2)计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和税前利润。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5月1日库存M产成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20万元。5月份入库M产成品成本为800万元(假定该批入库产成品未发生跌价损失),当月销售产成品为其月初产成品与本期入库产成品合计的 50%,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甲公司20×7年5月应转入损益的已销M产成品的成本为( )万元。A.530B.590C.650D.780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将本月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计入()。 A、完工产品成本B、在产品成本C、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D、月初在产品的数量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有( )。A.成本类别的划分和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方面的区别B.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估价上的区别C.盈亏计算上的区别D.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上的区别

甲公司2007年5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1)生产910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125000元,直接人工4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17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8200元;(2)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每件2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30000元。(3)期初产成品存货为100件,总成本为18000元(含固定制造费用1500元),本期销售产成品500件,单价为300元,产成品成本按照先进先出法计价。要求:(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2)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3)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已销产品的成本;(4)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实现的利润;(5)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本月利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已知甲公司2007年的销售收入为600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为35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0万元,假设平均所得税税率为30%,2007年年末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项 目 2007年末 货币资金 520 交易性金融资产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0 总资产 6800 短期借款 5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80 长期借款 640 应付债券 380 总负债 3800 股东权益 3000要求回答下列互不相关的问题:(1)计算2007年的权益净利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2)假设2007年末的营运资本配置率为60%,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计算2007年末的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3)如果预计2008年的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提高5个百分点,税后利息率不变,计划贷款200万元,其中的80%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计算该笔贷款可以为企业增加的净利润数额;(4)如果2008年增发新股120万元,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不变,销售增长20%,计算2008年的负债增加额和2007年的收益留存额;(5)如果2008年为了增加负债而发行债券,债券期限为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面值为1000元,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为4%,发行价格为1050元张,发行费用为l0元张,计算债券的票面利率;(6)如果甲公司是按照完全成本法核算的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2007年10月初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90万元),2007年10月份发生的生产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l800万元),2007年10月末的产成品存货成本为2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l85万元),计算按照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07年10月份的净利润与完全成本法核算的差额。已知:(P/A,2%,lO)=8.9826,(P/A,4%,5)=4.4518(P/S,2%,l0)=0.8203,(P/S,4%,5)=O.8219

方源公司2008年4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本期投产2000件产品,期初在产品为40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期末在产品为60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30%),本期完IA库产品1800件。(2)本月发生的费用:直接材料费用250000元,直接人工8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 3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36400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9000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0元。(3)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4)期初产成品存货为200件,总成本为36000元(含固定制造费用4000元),本期销售产成品1000件,产成品成本按照先进先出法计价。要求:(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2)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3)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已销产品的成本。

假设4月初的甲产品库存量为4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300元(其中变动成本260元,固定成本40元);本月销售600件,发出的产成品按照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①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4月份的销售成本;②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4月份计入损益的固定制造费用;③说明两种方法计算的4月份利润的差异额应该是多少以及理由;④说明两种方法中,哪个方法更合理以及理由。

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B、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价法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D、定额比例法

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总是低于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B.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总是高于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C.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与生产量同向变化D.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甲公司库存A产品的月初数量为2 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 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 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 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 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 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 000台,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 610万元C.销售产品成本为15 100万元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 490万元

甲公司库存A产品的月初数量为2 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 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 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 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 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 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 000台,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610万元C.销售产品成本为15100万元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490万元

甲公司库存A 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000 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000 万元;A 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 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 万元。当月10 日完工一批A 产成品,入库数量为2000台,当日无在产品。月初至完工日为生产A 产成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400 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 万元。甲公司于当月12 日销售A 产成品2400 台。甲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A 产成品的成本。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当月12 日结存A 产成品的账面余额为( )。A.4710 万元B.4740 万元C.4800 万元D.5040 万元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B产品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件,销量为50件,单位售价为40万元。B产品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及当年实现的利润;2.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及当年实现的利润。

某企业2018年5月生产B产品100件,无期初产品库存,当月销售50件,单价40万元。B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 : 要求:  (1)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和利润总额。 要求:  (2)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和利润总额。

企业会计核算时,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有()。A、进价金额核算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定额比例法D、售价金额核算法E、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体现在()。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C、成本计算周期不同D、盈亏计算方面不同E、产成品与在产品估价方面不同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成品的月初数量为2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000台,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610万元C销售产品成本为15120万元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49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品的月初数量为2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000台,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610万元C销售产品成本为15100万元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49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W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000万元,W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W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W产成品2000台,销售W产成品2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W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按月计算发出W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W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A4710万元B4740万元C4800万元D504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仪式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000台,销售A产成品2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项关于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B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C作为非正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D作为当期已售A产成品的销售成本

单选题下列关于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表述不正确的是()。A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分配,则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费用B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分配,则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于年初固定数C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分配,则月末在产品成本为零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分配,则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于年初固定数

单选题在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B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法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D定额比例法

问答题D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对材料价格差异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进行处理,将材料价格差异按照数量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对其他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进行处理。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6千克×26元/千克)156元,直接人工(2小时×12元/小时)24元,变动制造费用(2小时×6元/小时)12元,固定制造费用(2小时×4元/小时)8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0元。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  (3)月初在产品存货40件,本月投产470件,本月完工450件并转入产成品库;月初产成品存货60件,本月销售480件。  (4)本月耗用直接材料2850千克,实际成本79800元;使用直接人工950小时,支付工资1159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5元,固定制造费用3895元。  (5)月初在产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20元,月初产成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65元。  要求:  (1)计算7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  (2)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  (3)计算7月末结转标准成本差异后的在产品存货成本、产成品存货成本(提示:需要结转到存货成本的成本差异应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本月销售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000台,销售A产成品2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万元。A4710B4740C4800D5040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体现在()。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C成本计算周期不同D盈亏计算方面不同E产成品与在产品估价方面不同

单选题在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B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法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D定额比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