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D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对材料价格差异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进行处理,将材料价格差异按照数量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对其他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进行处理。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6千克×26元/千克)156元,直接人工(2小时×12元/小时)24元,变动制造费用(2小时×6元/小时)12元,固定制造费用(2小时×4元/小时)8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0元。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  (3)月初在产品存货40件,本月投产470件,本月完工450件并转入产成品库;月初产成品存货60件,本月销售480件。  (4)本月耗用直接材料2850千克,实际成本79800元;使用直接人工950小时,支付工资1159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5元,固定制造费用3895元。  (5)月初在产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20元,月初产成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65元。  要求:  (1)计算7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  (2)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  (3)计算7月末结转标准成本差异后的在产品存货成本、产成品存货成本(提示:需要结转到存货成本的成本差异应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本月销售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问答题
D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对材料价格差异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进行处理,将材料价格差异按照数量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对其他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进行处理。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6千克×26元/千克)156元,直接人工(2小时×12元/小时)24元,变动制造费用(2小时×6元/小时)12元,固定制造费用(2小时×4元/小时)8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0元。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  (3)月初在产品存货40件,本月投产470件,本月完工450件并转入产成品库;月初产成品存货60件,本月销售480件。  (4)本月耗用直接材料2850千克,实际成本79800元;使用直接人工950小时,支付工资1159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5元,固定制造费用3895元。  (5)月初在产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20元,月初产成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65元。  要求:  (1)计算7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  (2)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  (3)计算7月末结转标准成本差异后的在产品存货成本、产成品存货成本(提示:需要结转到存货成本的成本差异应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本月销售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甲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公斤×2元/公斤=1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5元/小时=1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1元/小时= 4(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0+12+10+4=36(元)(2)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662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其他情况:原材料:期初库存原材料100公斤,本期购入2000公斤,单价2.1元/公斤,耗用2050公斤,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在产品: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完工程度60%,期末在产品60件,完工程度30%,本月投产500件,完工入库480件。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期末产成品存货50件。(3)成本计算账户设置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账户设置九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效率差异。要求:(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使用三因素分析法);(2)分析各项变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写出两个即可),对于超支差要说明责任归属;(3)计算本月“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可以合并写);(4)编写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的分录(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5)计算并结转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6)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关于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销货成本负担B、这种方法会增加计算分配的工作量C、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D、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产品成本,因此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会计期未必须将完工产品成本加减各项差异,将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A.正确B.错误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闲置能量差异的账务处理多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 )A.正确B.错误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宜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

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产;品成本,因此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会计期未必须将完工产品成本加减各项差异,将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A.正确B.错误

以下有关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于同一期问发生的各项成本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B.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法处理C.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D.成本差异可以纳入账簿体系,也可以不纳入

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法处理成本差异的依据是( )。A.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B.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C.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D.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

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时,对于本期发生的全部成本差异,应该按比例分配至存货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通过调整已销产品成本调整本期损益。( )

资料: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l 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产品A)要求:(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东方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公斤×10元/公斤=5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8元/JJ,时=32(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5元/小时=1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1元/小时=4(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50+32+10+4=96(元)(2)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1800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其他情况:原材料:期初库存原材料100公斤,单价11元;本期购入2000公斤,单价12元/从斤,耗用2050公斤,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原材料按照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在产品: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完工程度60%,期末在产品60件,完工程度30%,本月投产500件,完工入库480件。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期末产成品存货50件。(3)成本计算账户设置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账户设置八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 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 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要求:(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2)计算本月“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可以合并写);(3)编写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的分录(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4)计算并结转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5)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甲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上月直接材料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实际产量为2万件,实际发生直接材料成本100万元; (2)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为8.2万元; (3)实际直接材料用量4万千克; (4)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8千克/件。 要求: (1)计算上月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计算上月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3)说明常见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各列举三个具体原因)。

D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对材料价格差异采用“调整销贷成本与存货法”进行处理,将材料价格差异按照数量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对其他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进行处理。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公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直接材料(6千克*26元/千克)156元直接人工(2小时*12元/小时)24元变动制造费用(2小时*6元/小时)12元固定制造费用(2小时*4元/小时)8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0元(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3)月初在产品存货40件,本月投产470件,本月完工450件并转入产成品库;月初产成品存货60件,本月销售480件。(4)本月耗用直接材料2850千克,实际成本79800元;使用直接人工950小时,支付工资1159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5元,固定制造费用3895元。(5)月初在产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20元,月初产成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65元。要求:(1)计算7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2)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3)计算7月末结转标准成本差异后的在产品存货成本、产成品存货成本(提示:需要结转到存货成本的成本差异应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本月销售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2019年)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假定只生产一种产品,并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6千克/件,材料标准单价为1.5元/千克。2019年1月份实际产量为500件,实际用料25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元。另外,直接人工成本为9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2100小时,经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1500元。  要求:  ①计算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②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③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6 千克/件,材料标准单价为1.5 元/千克。2019 年1 月实际产量为500 件,实际用料2500 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 元。另外,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为9000 元。实际耗用工时2100 小时,经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 元,直接人工工资差异为-1500 元。(1)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星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制造企业,假定只生产一种产品,并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分析。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6千克/件,材料标准单价为1.5元/千克。2019年1月份实际产量为500件,实际用料25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元。另外,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为9000元,实际耗用工时为2100小时,经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5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1500元。要求:(1)计算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计算该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标准成本。

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X、Y两个分厂,其中X分厂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对A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2018年10月,A产品当月成本资料如下所示:(1)A产品单位标准成本资料。甲公司A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00小时。(2)本月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00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0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所示: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以上资料,计算2018年10月A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总额。?、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并指出承担差异责任的对应部门。?、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集团公司下设乙、丙两家子公司,乙公司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A产品,由于市场相对稳定,产品差异化不大,为便于短期经营决策,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丙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B产品,为了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分析采用标准成本法。有关资料如下:资料一:本月共生产B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110000元。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资料一,计算B产品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与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并指出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负责的部门。2.根据资料一,指出标准成本法的优点。3.根据资料二,计算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4.根据资料二,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乙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5.根据资料二,指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产品成本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是()。A、产品成本差异B、材料成本差异C、材料数量差异D、材料价格差异

在期末成本差异账务处理的方法中,将本期的各类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叫做直接处理法。()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处理成本差异的依据是()A、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B、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C、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D、企业内部会计报告的要求

单选题产品成本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是()。A产品成本差异B材料成本差异C材料数量差异D材料价格差异

判断题在期末成本差异账务处理的方法中,将本期的各类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叫做直接处理法。()A对B错

单选题假设某一制造企业采用产量成本法来保持其产品成本会计记录。那么在会计年度结束时,()A所报告的净收益将小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时报告的净收益。B为提供对外财务报告,需要用调整分录来重整存货账户。C该公司应将其记录转换成采用直接成本法的记录。D所产生的产量差异应结转到销货成本。

问答题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