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有关资料如下:(1)甲企业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甲企业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3)乙企业为甲企业的联营企业,也属于一般纳税人企业。甲对乙的投资占乙有表决权资本的25%,甲对乙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4)甲企业2012年1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5)甲企业2012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原材料实际成本300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②销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000元,产品成本32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乙企业该批存货年末没有实现对外销售。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000元。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乙企业,设备账面原价150000元,已提折旧24000元,出售价格180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甲企业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乙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预计剩余使用年限30年。(乙公司当年计提了一年的折旧)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000元,交纳所得税2300元。⑦乙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280000元,甲企业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766元。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900元。假定投资方在对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不考虑所得税。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元。A12820B14500C13280D15200

单选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有关资料如下:(1)甲企业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甲企业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3)乙企业为甲企业的联营企业,也属于一般纳税人企业。甲对乙的投资占乙有表决权资本的25%,甲对乙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4)甲企业2012年1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5)甲企业2012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原材料实际成本300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②销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000元,产品成本32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乙企业该批存货年末没有实现对外销售。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000元。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乙企业,设备账面原价150000元,已提折旧24000元,出售价格180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甲企业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乙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预计剩余使用年限30年。(乙公司当年计提了一年的折旧)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000元,交纳所得税2300元。⑦乙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280000元,甲企业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766元。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900元。假定投资方在对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不考虑所得税。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元。
A

12820

B

14500

C

13280

D

15200


参考解析

解析: 编制甲企业会计分录:①借:原材料3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贷:应付票据351000②借:应收账款46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借:主营业务成本32000贷:库存商品32000③借:银行存款30420贷:其他业务收入2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420借:其他业务成本18000贷:原材料18000④借:固定资产清理126000累计折旧24000贷:固定资产150000借:银行存款18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8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54000贷:营业外收入54000⑤借:资产减值损失234[(200000+46800)×5‰-1000]贷:坏账准备234⑥借:应付票据200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00贷:银行存款22300⑦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损益调整)54950{[280000-(40000-32000)-54000+1800]×25%)}贷:投资收益54950⑧借:管理费用1000贷:累计摊销1000借:管理费用8766贷:累计折旧8766⑨借:所得税费用429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2900应交税费=期初12000-(1)51000+(2)6800+(3)4420-(6)2300+(9)42900=12820(元)

相关考题: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2)按合同规定,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用46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600元(不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 (4)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完成后的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0元,该批材料已验收入库。要求:(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给乙企业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材料发出、支付有关税费和入库有关的会计分录(对于“应交税费”账户,须列出明细账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列出专栏)。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甲和乙两种产品,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9%,但两种产品未分开核算,则甲乙两种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A.均为13%B.均为9%C.均为11%D.分别为13%和9%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9月购入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取得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为684156元,增值税为116306.52元,材料本月未验收入库;从废旧物资回收单位购进免税的废旧钢铁作为材料,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格为8600元;当月对外销售甲产品568台,每台不含税售价为968元,货款提前收回,因此给予销售机构2%的销售折扣;企业拨付2台甲产品给企业的幼儿园使用,同时,将以前购进的库存材料(不符合抵扣规定未抵扣)用于幼儿园资产的修理,账面成本5736元;又将甲产品 300台调拨给外省的分支机构用于销售。本月取得的相关发票已经通过认证,购销货物适用税率均为17%。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 )元。A.26975.1B.24131.2C.28143.4D.26000.7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其下属独立核算的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开据普通发票中注明货款36888元,已知甲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征收率为6%,则其应纳增值税为5359.79元。( )

甲企业(一般纳税人)为乙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从丙企业(一般纳税人)代购原材料一批,丙企业给甲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4800元,增值税为9316元;甲企业按原价开给乙企业普通发票,取得销售收入64116元,同时甲企业向乙企业收取手续费3510元。根据现行税收制度规定,甲企业应纳( )。(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7%,服务业营业税税率为5%)A.增值税9826元B.营业税3381.3元C.增值税510元D.营业税175.5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2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万元。A、5.67B、8.5C、11.33D、17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关资料如下:(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2)按合同规定,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用46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600元(不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4)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完成后的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0元,该批材料已验收入库。要求:(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材料发出、支付有关税费和入库有关的会计分录(对于“应交税费,,账户,须列出明细账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列出专栏)。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元。A.103700B.114193.13C.77390D.110599.1

材料题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5年2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查看材料A.111500元B.114193.13元C.108120元D.110645.30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M产品,每件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成本为每件200元;购进原材料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不考虑)。2011年8月,税务机关对甲企业2010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甲企业有关账务资料如下:(1)销售给A企业M产品10件,同时收取包装物租金1000元,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2700贷:责本公积11700其他业务收入1000(2)销售给B企业(小规模纳税人)M产品2件,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2340贷:其他应付款2340(3)职工福利部门领用M产品5件,账务处理为:借:应付职工薪酬1000贷:库存商品1000(4)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10000元(该项工程至2011年8月尚未完工),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10000贷:原材料10000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企业销售给B企业产品应调增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元:查看材料A.0B.70.2C.340D.397.8

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基本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应税消费品A材料,收回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均为 10%;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3%。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1)2×19 年 11 月 2 日,甲企业发出委托加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 620 000元。 (2)2×19 年 12 月 20 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 100 000 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12 月 31 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 1 000 件,B产品合同价格 1 200 元/件。 (4)2×19 年 12 月 31 日,库存A材料的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 70 万元,加工成B 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50 万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 5 万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 2 万元。 1.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 2×19 年 12 月 31 日对该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从国外进口一批原材料,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00万元,该材料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3%,甲企业进口原材料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A.12.44B.16.44C.13D.14.3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2x20年,有关该业务的资料如下:(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92 000元;(2)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58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10 000元;(4)材料加工完成,甲企业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3)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2018年,有关该业务的资料如下:(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92 000元;(2)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58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10 000元;(4)材料加工完成,甲企业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 、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A材料,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收回加工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有关资料如下:(1)11月2日,甲企业发出加工材料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20 000元。(2)12月20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12月31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20 000元,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1 000件,B产品合同价格1 200元/件。(4)12月31日,库存的A材料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700 000元,加工成B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500 000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50 000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2万元。 、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原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企业20×9年12月31日对该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A材料,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收回加工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11月2日,甲企业发出加工材料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20 000元。 (2)12月20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12月31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20 000元,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1 000件,B产品合同价格1 200元/件。 (4)12月31日,库存的A材料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700 000元,加工成B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500 000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50 000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2万元。 (1)编制甲企业委托加工原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20×9年12月31日对该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增值税率17%,XX年4月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合计金额80万,取得销售甲产品的货物运输费5.85万元(含增值税价格,与销售货物不能分别核算),计算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A、14.45B、13.6C、12.47D、14.59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上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4000元,本月购进甲材料100000元,丁材料300000元,均为不含税价格,本月销售产品获得不含税销售收入800000元,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额。

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360元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36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单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有关资料如下:(1)甲企业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甲企业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3)乙企业为甲企业的联营企业,也属于一般纳税人企业。甲对乙的投资占乙有表决权资本的25%,甲对乙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4)甲企业2012年1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5)甲企业2012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原材料实际成本300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②销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000元,产品成本32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乙企业该批存货年末没有实现对外销售。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000元。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乙企业,设备账面原价150000元,已提折旧24000元,出售价格180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甲企业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乙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预计剩余使用年限30年。(乙公司当年计提了一年的折旧)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000元,交纳所得税2300元。⑦乙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280000元,甲企业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766元。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900元。假定投资方在对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不考虑所得税。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该公司本期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金额为()元。A40000B26000C66000D56000

单选题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增值税率17%,XX年4月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合计金额80万,取得销售甲产品的货物运输费5.85万元(含增值税价格,与销售货物不能分别核算),计算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A14.45B13.6C12.47D14.59

单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6%,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万元。A5.67B8.5C11.33D17

单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购进一批生产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当月免税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应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 70%.则甲企业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万元。A5.67B8.5C11.33D17

多选题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7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360元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360元,乙企业应纳增值税为0

单选题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月销售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销信额7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认证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04万元;另外,甲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给予乙企业减让资金5.85万元,但甲企业未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知甲企业生产的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甲企业2015年1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70x17%-5.04B(70-5.85)x17%-5.04C(70-5.85÷1.17)x17%-5.04D70-(5.04-5.85÷1.17x17%)

问答题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有关该业务的资料如下: (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92000元; (2)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58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10000元; (4)材料加工完成,甲企业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 、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