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地基处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础宽度4m,局部采用挤密法时,每边宜超出的基础宽度为(  )m。A0.5B1C3D4

单选题
某地基处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础宽度4m,局部采用挤密法时,每边宜超出的基础宽度为(  )m。
A

0.5

B

1

C

3

D

4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2条第1款规定,当局部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时,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每边宜超出基础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每边宜超出基础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m。此题基础宽度4m,且处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所以每边宜超出的基础宽度为0.25×4=1m>0.5m。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则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A.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D.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7.0m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III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地基处理方案中()是不恰当的。A.用灰土桩挤密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 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 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D.用挤密碎石桩,桩长7.0m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si如表1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______,地基的湿陷等级______。(  )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施工时,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 50025-2004)应满足(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B.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C.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D.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X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m,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最少应为下列哪项?(A) 936 (B) 1245(C) 1328 (D) 1592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A.936B.1245C.1328D.1592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 )m。A.2B.5C.10D.15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用碱液法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选()范围。A、基础宽度的1.5~2.0倍B、基础宽度的2.5~6.0倍C、基础宽度的5~10倍D、基础宽度的8~12倍

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A、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0.5mB、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1mC、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D、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

多选题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多选题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建设,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设计原则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对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B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C在使用期内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至地基压缩层深度以内的场地不能进行建设D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应力与上覆土的天然状态下自重压力之和时,该地基可按一般地区地基设计

单选题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时,下述()不正确。()A桩基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宜采用混凝土预制桩C对非自重湿陷性场地上乙级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宜以浸水载荷试验为主要依据D计算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时,应适当考虑负摩阻力影响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50m,基础埋深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A1155B1498C1876D2080

单选题用碱液法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选()范围。A基础宽度的1.5~2.0倍B基础宽度的2.5~6.0倍C基础宽度的5~10倍D基础宽度的8~12倍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ϕ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2010年真题]A936B1245C1328D1592

单选题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  )较合理。A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B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C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D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单选题对于一般建筑物地基,当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时,其处理范围为()。A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B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宜小于3mC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3—2/3D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

单选题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A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0.5mB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1mC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D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