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
-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
- 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
- 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
- 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相关考题:
铁路工程在黄土地区应遵循的原则有( )。A.勘探深度及取样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评价的需要B.应采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C.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勘探深度应至全部湿陷性土层底面D.黄土隧道勘探孔宜布置在中心线两侧5~7m处,孔深应至路基面以下3m
铁路工程在黄土地区应遵循下列()原则。()A、应采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B、勘探深度及取样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评价的需要C、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勘探深度应至全部湿陷性土层底面D、黄土隧道勘探孔宜布置在中心线两侧5~7m处,孔深应至路基面以下3m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黄土总湿陷量计算时,下述()说法是正确的()A、总湿陷量应从天然地面或设计地面起算B、在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应累积至基础底面下5m(或压缩层)深度止C、在自重湿陷性场地,对大桥、特大桥应不小于15mD、对"铁路特殊岩土规程"提到的其他地区,计算深度不应小于10m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黄土地区初测勘探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勘察分为一般地段和代表性设计工点进行,对后者要有所侧重B、勘探点间距最大不宜大于1000mC、代表性工点取样孔数不宜少于2个D、一般地段可不必评价黄土的湿陷类型和等级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计算自重湿陷量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饱和状态是指Sr≥85%B、计算的顶面应自天然地面算起,挖填较大时自设计地面算起C、计算的底面至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底面为止D、累计所有土层的自重湿陷量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膨胀土、红黏土地区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则,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A、勘探点线应根据膨胀土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地貌单元等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和勘察阶段而定B、当膨胀土层不厚时,钻孔应穿过膨胀土至下伏地层C、所有勘探孔均应大于大气影响深度,并不应小于8mD、原状土样应自地面以下Im始分层采取,一般1~2m取一组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下述()说法不正确()A、午城黄土及离石黄土一般不具湿陷性B、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积、冲积、洪积、坡积、崩积C、塑性指数小于10的黄土称为粉质黄土D、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可采用总湿陷量、实测自重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进行评价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计算自重湿陷量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饱和状态是指Sr≥85%B计算的顶面应自天然地面算起,挖填较大时自设计地面算起C计算的底面至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底面为止D累计所有土层的自重湿陷量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膨胀土、红黏土地区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则,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A勘探点线应根据膨胀土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地貌单元等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和勘察阶段而定B当膨胀土层不厚时,钻孔应穿过膨胀土至下伏地层C所有勘探孔均应大于大气影响深度,并不应小于8mD原状土样应自地面以下Im始分层采取,一般1~2m取一组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黄土地区初测勘探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勘察分为一般地段和代表性设计工点进行,对后者要有所侧重B勘探点间距最大不宜大于1000mC代表性工点取样孔数不宜少于2个D一般地段可不必评价黄土的湿陷类型和等级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下述()说法不正确()A午城黄土及离石黄土一般不具湿陷性B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积、冲积、洪积、坡积、崩积C塑性指数小于10的黄土称为粉质黄土D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可采用总湿陷量、实测自重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进行评价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黄土总湿陷量计算时,下述()说法是正确的()A总湿陷量应从天然地面或设计地面起算B在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应累积至基础底面下5m(或压缩层)深度止C在自重湿陷性场地,对大桥、特大桥应不小于15mD对铁路特殊岩土规程提到的其他地区,计算深度不应小于10m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黄土地区不良地质调绘时,不应包括()。A滑坡与崩塌B错落与陷穴C石流与土洞D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