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A、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0.5mB、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1mC、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D、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
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
- A、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0.5m
- B、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1m
- C、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
- D、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
相关考题:
以下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有( )。A.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前,应采用素土或石灰土填平并压实 B.土料宜采用塑性指数为6的不含有机质的黏质土,土块粒径宜不大于15mm C.冲击碾压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冲压处理的施工长度应不小于200m D.地基土的含水率宜控制在8%~24%之间 E.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深度在12m之内时,宜采用沉管法成孔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关于湿陷性土地区的桩基处理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确定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单桩允许承载力时,应计入湿陷性土层范围内的桩周正摩擦力B.对自重湿陷性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C.对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D.采用桩基础时,桩端深度应穿透湿陷性土层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则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A.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D.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7.0m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各类湿陷黄土场地,粧端均应支撑在可靠的岩(土)层中B.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或经验公式估算确定C.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 D.预先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可提高桩基竖向承载力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对处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乙类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C.mB.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C.mC.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 C.mD.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 C.m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下述地基处理范围()不正确。A.多层、高层建筑物振冲桩应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B.夯实水泥土桩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底面积,在外缘扩大1?3排桩C.灰土挤密桩法在整片处理时超出外墙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小于2.0mD.柱锤冲扩桩法处理范围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桩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A.936B.1245C.1328D.1592
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单选题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时,下述()不正确。()A桩基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宜采用混凝土预制桩C对非自重湿陷性场地上乙级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宜以浸水载荷试验为主要依据D计算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时,应适当考虑负摩阻力影响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50m,基础埋深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A1155B1498C1876D2080
多选题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各类湿陷黄土场地,桩端均应支撑在可靠的岩(土)层中B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或经验公式估算确定C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D预先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可提高桩基竖向承载力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ϕ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2010年真题]A936B1245C1328D1592
单选题对于一般建筑物地基,当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时,其处理范围为()。A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B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宜小于3mC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3—2/3D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
单选题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A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0.5mB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1mC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D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2m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进行设计B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可不采取消除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应采取严格防水措施和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下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单选题建筑物消除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时,下述()不正确。()A整片处理时,处理范围应超出基础外缘每侧不小于2mB甲类建筑物消除全部湿陷量时,应处理基础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C乙类建筑物消除部分湿陷量时,不必处理全部压缩层或湿陷性土层D丙类建筑物消除部分湿陷量时,最小处理深度应根据地基湿陷等级确定
单选题某地基处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础宽度4m,局部采用挤密法时,每边宜超出的基础宽度为( )m。A0.5B1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