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ϕ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2010年真题]A936B1245C1328D1592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ϕ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2010年真题]
A

936

B

1245

C

1328

D

1592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2条第1款规定,当采用整片处理时,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且不应小于2.00m,故处理的面积为:
A=(18+2×2.5)×(45+2×2.5)=1150m2根据7.1.5条第1款,等边三角形布桩时,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为:
de=1.05s=1.05m根据第7.5.2条第5款,灰土桩的数量为:
n=A/Ae=A/(πde2/4)=1150/(3.14×1.052/4)≈1328(根)

相关考题: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甲、乙类建筑及铁路大桥、特大桥的湿陷量计算深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基础底面算起累计至5m深为止B.当基础底面以下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时应计算至10mC.应累计至非湿陷性土顶面止D. 计算至Q2黄土顶面止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拟修建一座大型水厂,已查明基础底面以下为厚度8m的全新统(Q4)自重湿陷性黄土,设计拟采用强夯法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性。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预估强夯单击夯击能至少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A.7000kN?m B.6000kN?m C.5000kN?m D.4000kN?m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施工时,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 50025-2004)应满足(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B.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C.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D.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图8-3所示,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 )mm。()A. 103 B.118 C. 122 D. 132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 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A. 936 B. 1245 C. 1328 D. 1592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下图,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5 m为湿陷性黄土,12.5 m 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0.000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X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m,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最少应为下列哪项?(A) 936 (B) 1245(C) 1328 (D) 1592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A.936B.1245C.1328D.1592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 5m为湿陷性黄土,12.5m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8-3所示。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0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1.5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试判定该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为下列哪个选项?( )A.I级(轻微) B.II级(中等) C.III级(严重) D. IV级(很严重)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 )m。A.2B.5C.10D.15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计算黄土的总湿陷量时,对于自重湿陷性场地中基础底面5m以内的土的湿陷修正系数口应取()。A、0B、1.5C、1.0D、按自重湿陷系数β0取值

单选题黄土场地湿陷类型,应按实测自重湿陷或计算自重湿陷制定。当自重湿陷重(  )时,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A>7.0cmB>3.0cmC>5.0cmD>9.0cm

多选题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50m,基础埋深5.0m,采用土挤密桩法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A1155B1498C1876D2080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m。A2B5C10D15

单选题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  )较合理。A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B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C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D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单选题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要求,对黄土地区的勘探深度,下述()说法不正确()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至基础底面下5mB自重湿陷性场地基础底面下湿陷厚度大于10m时,应根据地区及建筑物类型确定C对重要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穿透湿陷性黄土地层D挖方段勘探孔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5m

单选题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拟修建一座大型水厂,已查明基础底面以下为厚度8m的全新统(Q4)自重湿陷性黄土,设计拟采用强夯法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性。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预估强夯单击夯击能至少应大于()。A7000kN·mB6000kN·mC5000kN·mD4000kN·m

多选题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施工时,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应满足(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B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C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D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