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竖曲线的目的是【 】,竖曲线线形可采用 【 】。(两空用顿号隔开,如“**、**”)

设置竖曲线的目的是【 】,竖曲线线形可采用 【 】。(两空用顿号隔开,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满足行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

相关考题: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凡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须设计竖曲线。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应不小于()。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凡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须设计竖曲线。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平、纵线形配合得好的是,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上。()

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回头曲线地段不应设竖曲线B.大、中桥上可设置竖曲线C.小桥上不宜设置凹形竖曲线D.交叉口中心可设置竖曲线

关于平纵线形组合,正确的有() A、“平”包“竖”是理想的组合B、“竖”包“平”是理想的组合C、应避免在凹型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D、.应避免在凸型竖曲线顶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中,竖曲线有凹形竖曲线和()竖曲线。 A、直线形B、抛物线形C、凸形D、螺旋线形

城市道路设计中,如果需要平曲线与竖曲线重合设置时,通常要求( )设置。A.将竖曲线与平曲线交错重合B.将竖曲线在平曲线内设置C.将竖曲线在平曲线外设置D.将竖曲线与平曲线垂直设置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A、1B、2C、3D、4

道路中线的平面线形由()组成。A、圆曲线和缓和曲线B、纵坡线和竖曲线C、直线和平曲线D、直线和竖曲线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是:()。A、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B、竖曲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C、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D、竖曲线不应设在隧道内

竖曲线分()两种。A、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B、突起竖曲线、低洼竖曲线C、横形竖曲线、直形竖曲线D、倾斜竖曲线、水平竖曲线

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竖曲线可以与缓和曲线、相邻竖曲线重叠设置。

对于线形组合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应包含在平曲线之内B、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应稍长于平曲线C、应选择较大的合成坡度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凹凸E、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关于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平曲线B、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C、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凸凹D、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E、竖曲线的顶、底部可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设置凹形竖曲线的目的是为了()、()。

竖曲线的线形有()、()两种。

竖曲线的形状主要分为圆曲线形和抛物线形两种。

多选题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是:()。A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B竖曲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C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D竖曲线不应设在隧道内

单选题竖曲线分()两种。A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B突起竖曲线、低洼竖曲线C横形竖曲线、直形竖曲线D倾斜竖曲线、水平竖曲线

多选题关于道路竖曲线,正确的有()A竖曲线因坡段转折处是凸形或凹形的不同而分为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两种B为转折角,其大小等于两相交坡段线的倾斜角之差C值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上方;ω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下方D凸形竖曲线设置的目的在于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驶视距

单选题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小于()。A5000mB10000mC20000mD40000m

单选题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A1B2C3D4

单选题目前国内较多采用的竖曲线线形是:()。A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B圆弧形竖曲线C抛物线形D以上答案均不对

单选题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中,竖曲线有凹形竖曲线和()竖曲线。A直线形B抛物线形C凸形D螺旋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