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雷装置受到雷击时,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金属管道的相隔距离很近,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A.尖端放电B.远端放电C.雷电波入侵D.反击

当防雷装置受到雷击时,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金属管道的相隔距离很近,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

A.尖端放电

B.远端放电

C.雷电波入侵

D.反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相关考题:

当架空线路或架空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或者与遭受雷击的物体相碰,以及由于雷云在附近放电,在导线上产生很高的电动势,沿线路或管路将高电位引进建筑物内部,称为()。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地埋金属管道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A.20米B.30米C.40米

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有( )。A、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B、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C、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D、高度超过70m的建筑物应将7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联结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长大金属物和突 出屋面的金属放散管、风管等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电感应或共用接地装置上;B.当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小于15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5m;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3n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跨接,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D.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等接闪器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

为防雷电波沿各种金属管道侵入建筑物内,下列正确的是( )。A.进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50m内,应每隔25m左右接 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B进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应在距建筑物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C.进出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或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与防雷电感应/ 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D.进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共用 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n.

在防雷装置中用以接受雷云放电的金属导体称为(),为防止直接雷击高大建筑物,一般多采用()。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该与直接防雷击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合并设置,并装设在建筑物上防止直接雷击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以合并设置。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埋地金属管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A、3mB、2mC、5mD、20m

内部防雷装置是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及雷击电磁脉冲组成。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金属管道应每隔()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0Ω。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建筑物外部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对于建筑物内部靠近外墙的竖直金属管道并不要求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装置和不处于其它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雷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以下哪项应在设计时将其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系统。()A、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B、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C、金属管道D、金属框架或钢筯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A、不宜B、不应C、宜D、应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外露可接近导体与接地装置相连称为()。A、保护接地B、工作接地C、防雷接地

矿山电气设备、线路应有可靠的()。A、防雷、接地装置B、防冻装置C、防水装置

为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以下措施错误的是()A、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B、建筑内部金属物或金属管道与圈梁钢筋或均压环不连接C、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D、对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或电气线路全线或部分埋地引入并接地,对于低压架空线路在进出线处设避雷器并接地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当勘察新建机房时,对建筑物防雷要求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市电进入机房的线路上,不用安装电源防雷装置B、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或避雷带C、接地体宜采用建筑物本身的金属构件(如墙,柱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这些引下线应进行电气联通,使建筑物内的电位均衡D、突出屋面的物体如烟囱,天线,水塔等,不应在其上部安装架空防雷线或避雷针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地埋金属管道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A、20米B、30米C、40米

共用天线系统中,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距离不宜小于()m。A、5B、3C、2D、1

单选题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相连结时,且当Lx5Ri时,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由()式确定。Aai=0.4(Ri+0.1Lx)Bai=0.2Kc(Ri+0.1Lx)Cai》0.3Kc(Ri+0.1Lx)

单选题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地埋金属管道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A20米B30米C40米

单选题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接地装置相连称为()。A保护接地B工作接地C防雷接地

填空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多选题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以下哪项应在设计时将其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系统。()A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B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C金属管道D金属框架或钢筯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

单选题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A不宜B不应C宜D应

多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m;B30Ω;C3m;D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