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为()A.(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B.(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C.(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D.(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

14、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A.(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

B.(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

C.(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

D.(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法,一个测站有8项读数,分别是后视尺黑面的()、()、()丝和红面的()丝读数,以及前视尺黑面的()、()、()丝和红面的()丝读数。有5项数据检核,分别是()、()、()、()和()。同一测站的黑面高差和红面高差理论上相差(),高差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记至0.5mm,高程记至1mm。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四等水准测量的某一测站上,计算所得出的黑面高差为+0833,红面高差为+0932,则平均高差应是0932.5。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为( )。A.B.C.D.

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有()A、水准测量往返测法,如计算校核无误,说明在观测、记录中无误,则可取(h往+h返)/2作为平均高差。B、水准路线高差的权与其测站数成正比。C、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D、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仪器下沉影响。E、水准测量中,高差总和的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

水准测量计算时,测站平均高差等于黑面高差与红面高差的()值。A、相加B、平均C、相减D、相乘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的高差为-0.073m,红面的高差为+0.025m,则平均高差是()mA、-0.024B、+0.024C、+0.074D、-0.074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2。

四等水准测量时,若黑面所测的高差为+0.054m,红面所测的高差为-0.044m,则该测站的高差中数为-0.055m。

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A、(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B、(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C、(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D、(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水准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按计算公式推算各点的高程。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记至0.5mm,高程记至1mm。

水准测量中,若高差值为正,则后视点比前视点(),若高差值为负,则后视点比前视点()。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中,算得黑面高差为-0074m,红面高差为-0175m,则高差中数为-0.0745。

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A、±6√n或者±30√LB、±12√n或者±20√LC、±12√n或者±30√LD、±6√n或者±20√L

水准测量起点至终点的高差等于各测站高差之()A、平均值B、中数C、一半D、总和

单选题水准测量计算时,测站平均高差等于黑面高差与红面高差的()值。A相加B平均C相减D相乘

填空题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单选题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A±6√n或者±30√LB±12√n或者±20√LC±12√n或者±30√LD±6√n或者±20√L

填空题水准测量中,若高差值为正,则后视点比前视点(),若高差值为负,则后视点比前视点()。

填空题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

单选题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为(  )。Afh=∑h往+∑h返Bfh=∑h测-(H终-H始)Cfh=∑h测-(H始-H终)Dfh=∑h测

判断题水准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按计算公式推算各点的高程。A对B错

多选题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有()A水准测量往返测法,如计算校核无误,说明在观测、记录中无误,则可取(h往+h返)/2作为平均高差。B水准路线高差的权与其测站数成正比。C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D水准测站上采取“后-前-前-后”的观测次序,可以消减仪器下沉影响。E水准测量中,高差总和的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单选题水准测量起点至终点的高差等于各测站高差之()A平均值B中数C一半D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