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肠弯曲菌检验的马尿酸钠水解试验中,将可疑菌落挑取入到盛有0.4 mL 1 %马尿酸钠的试管中制成菌悬液。混合均匀后在36 ℃±1 ℃水浴中温育4 h或36 ℃±1 ℃培养箱中温育2 h。

在空肠弯曲菌检验的马尿酸钠水解试验中,将可疑菌落挑取入到盛有0.4 mL 1 %马尿酸钠的试管中制成菌悬液。混合均匀后在36 ℃±1 ℃水浴中温育4 h或36 ℃±1 ℃培养箱中温育2 h。


参考答案和解析
弯曲菌属细菌有多种致病因素。空肠弯曲菌的致病因素主要与肠毒素、细胞毒素、内毒素和粘附、定居能力有关。空肠弯曲菌是禽类肠道常居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肠炎最常见的菌种之一,人类主要通过食用本菌污染的食品或与动物直接接触而感染。好发于春秋两季。该菌亦可引起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急性运动神经轴突神经炎。

相关考题:

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马尿酸钠水解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鼠伤寒沙门菌B、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副溶血性弧菌D、空肠弯曲菌E、痰弯曲菌

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中正确的步骤是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痰液弯曲菌痰液亚种D、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E、空肠弯曲菌多依尔亚种

在Campylobacter-BAP培养基上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于鉴别弯曲菌A、还原亚硝酸盐B、尿素C、马尿酸水解试验D、产H2SE、触酶

可吸取10ml,先加5ml灭菌液体石蜡混匀,再加10ml灭菌的吐温-80,在40~44℃水浴中振荡混合10min,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75ml(在40~44℃水浴中预温),在40~44℃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后检测的是A.水溶性的护肤水B.油性的护肤油C.亲水性的护发膏D.亲水性的护肤霜E.口红

链球菌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不仅可以单独引起感染,而且也经常引起混合性感染或继发感染,但其分类比较紊乱。A群链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是A、杆菌肽敏感试验B、CAMP试验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D、Optochin试验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B群链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是A、杆菌肽敏感试验B、CAMP试验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D、Optochin试验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是A、杆菌肽敏感试验B、CAMP试验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D、Optochin试验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肠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是A、杆菌肽敏感试验B、CAMP试验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D、Optochin试验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大肠弯曲菌A.触酶(+)、1%甘氨酸(+)、H2S(—)、43℃生长(一)B.触酶(+)、1%甘氨酸(一)、H2S(—)、43℃生长(一)C.触酶(+)、马尿酸(+)、脲酶(一)D.触酶(+)、马尿酸(一)、H2S(—)E.触酶(一)、1%甘氨酸(+)、43℃生长(+)空肠弯曲菌A.触酶(+)、1%甘氨酸(+)、H2S(—)、43℃生长(一)B.触酶(+)、1%甘氨酸(一)、H2S(—)、43℃生长(一)C.触酶(+)、马尿酸(+)、脲酶(一)D.触酶(+)、马尿酸(一)、H2S(—)E.触酶(一)、1%甘氨酸(+)、43℃生长(+)痰液弯曲菌痰液亚种A.触酶(+)、1%甘氨酸(+)、H2S(—)、43℃生长(一)B.触酶(+)、1%甘氨酸(一)、H2S(—)、43℃生长(一)C.触酶(+)、马尿酸(+)、脲酶(一)D.触酶(+)、马尿酸(一)、H2S(—)E.触酶(一)、1%甘氨酸(+)、43℃生长(+)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A.触酶(+)、脲酶(+)、25℃均生长B.触酶(+)、脲酶(+)、43℃均生长C.触酶(+)、脲酶(+)、25℃不生长D.触酶(+)、脲酶(一)、1%甘氨酸(一)E.触酶(+)、脲酶(一)、1%甘氨酸(+)幽门螺杆菌A.触酶(+)、脲酶(+)、25℃均生长B.触酶(+)、脲酶(+)、43℃均生长C.触酶(+)、脲酶(+)、25℃不生长D.触酶(+)、脲酶(一)、1%甘氨酸(一)E.触酶(+)、脲酶(一)、1%甘氨酸(+)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证实试验是A、在HE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l~2个进行革兰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B、在亚硫酸铋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l℃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C、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l℃培养箱内培养36±2h,观察产气情况D、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2h,观察产气情况E、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染色,同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肠弯曲菌在43℃不生长,25℃生长B、胎儿弯曲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C、幽门螺旋杆菌在37℃生长,42℃生长不好D、幽门螺旋杆菌快速脲酶试验阳性E、幽门螺旋杆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

在大肠菌群的检验过程中,将检样匀液接种至LST肉汤管后,培养的时间是()。A.(36±2)hB.(48±2)hC.(52±2)hD.(58±2)h

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A.碘液B.硫代硫酸钠溶液C.酚酞D.氢氧化钠

某化学实验室有A、B、C三个试管分别盛有10克、20克、30克水,将某种盐溶液10克倒入试管A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B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C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这时C试管中溶液浓度为1%,则倒入A试管中的盐溶液浓度是A.40%B.36%C.30%D.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肠弯曲菌在43℃不生长,25℃生长B.胎儿弯曲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C.幽门螺旋杆菌在37℃生长,42℃生长不好D.幽门螺旋杆菌快速脲酶试验阳性E.幽门螺旋杆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

480克18%的稀硫酸配制错误的是()。A、将90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B、将88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C、将144克6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36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D、将96克9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84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在肉蛋制品菌落总数检验时,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温箱内培养48±2h。A、24±1℃B、36±1℃C、48±1℃D、38±1℃

从冰箱中取出的锡膏,一般要求在室温中回温()A、2HB、4到8HC、6H以内D、1H

溶血实验中要求混有2%红细胞悬液和各种受试物的试管置于37℃恒温水浴的时间是:()A、4hB、3hC、2hD、1h

以下对空肠弯曲菌的描述正确的有()A、人兽共患病原B、感染后可引起格林巴列综合症C、专性厌氧菌D、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E、革兰氏阳性菌

480克18%的稀硫酸配制错误的是()。A、将90克96%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B、将88克98%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92克蒸馏水的烧怀中,混合均匀C、将144克6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36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D、将96克90%的浓H2SO4慢慢加到盛有384克蒸馏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关于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菌落总数测定培养温度为36℃±1℃培养48h±2hB、菌落总数测定培养温度为36℃±1℃培养24h±2hC、优先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D、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作沙门氏菌检验时,经前增菌后取10mL该增菌液接种于100mL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中,置36±1℃培养18-24h。

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A、碘液B、硫代硫酸钠溶液C、酚酞D、氢鲁化钠

多选题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中正确的步骤是()A油性液体样品,取样10mlB取样后先加入10ml灭菌液状石蜡,再加10ml灭菌吐温80C然后在40~45℃水浴中振荡混合10分钟D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75mlE在40~45℃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单选题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痰液弯曲菌痰液亚种D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E空肠弯曲菌多依尔亚种

单选题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A碘液B硫代硫酸钠溶液C酚酞D氢氧化钠

单选题测定大肠菌群数的记叙中,()是正确的。A大肠菌群只分解果糖,生成的酸在培养基上产生深红色的特定形态菌落B大肠菌培养基须在1200℃灭菌30min后再使用C将试样进行稀释,使培替氏皿中的菌落在3—30个的范围内D在培替氏皿中,将试样和培养基混合,双层、凝固后,在36±1培养18~20h

单选题马尿酸钠水解试验阳性的细菌是()。A鼠伤寒沙门菌B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副溶血性弧菌D空肠弯曲菌E痰弯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