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醋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须包含的内容有()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醋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须包含的内容有()

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参考解析

解析:参考教材P46 ,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元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政建、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

相关考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必须进行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是()。A:区域现有污染源B:区域在建污染源C:区域拟建污染源D:本项目污染源

(2016年)某水泥厂二期项目,在5km范围内淘汰500万吨/年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项目环评需要分析的污染源有( )。A.二期项目污染源B.现有工程污染源C.5km范围内淘汰污染源D.评价范围内居民污染源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必须进行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是( )。A.区域现有污染源B.区域在建污染源C.区域拟建污染源D.本项目污染源

(2017年)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须包含的内容有( )。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2012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必须进行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是( )。A.区域现有污染源B.区域在建污染源C.区域拟建污染源D.本项目污染源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可视为体源,采用估算模式确定项目的评价等级时,必须输入()。A:地表粗糙度B:排放温度C:平均风速D:排放高度

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须包含的内容有( )。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A.基本信息底图B.项目基本信息图C.达标评价结果表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某工业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内容不属于该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A.本项目现有污染源B.本项目新增污染源C.拟被替代的污染源D.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

某扩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内有在建的铁合金项目、汽车发动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调查分析扩建项目现有污染源B:调查分析扩建项目污染源C:应调查分析铁合金项目污染源D:应调查分析汽车发动机项目污染源

(2019年)某工业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内容不属于该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A.本项目现有污染源B.本项目新增污染源C.拟被替代的污染源D.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扩建项目,其污染源调查对象至少应包括()。A: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B:区域替代项目C:评价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D:所评价的项目

南方某新建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已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东风水泥厂、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已批准环评文件的拟建供水工程项目。为平衡该项目所需总量指标,拟关闭评价范围内的东风水泥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电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列入大气污染源调查的项目有( )。A.东风水泥厂项目B.供水工程项目C.污水处理厂项目D.生活垃圾焚烧项目

某建设项目拟新建 2 条生产线,淘汰现有 1 条已停产生产线,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进行了现状监测,评价范围内有同类在建项目,并制定有评价区域污染削减方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表达为( )。A、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B、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现状监测值C、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D、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某涉及现有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的扩建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为满足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有()。A:现有项目污染源B:扩建项目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现有工业污染源D: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工业污染源

某拟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须调查分析该项目污染源B.须调查分析平均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己建项目污染源C.须调查分析平均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在建项目污染源D.须调查分析平均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拟建项目污染源

某新建燃煤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2005年运营的A项目,主要排放SO2、NO2;在建B项目,主要排放H2S、NH3;拟建C项目,主要排放SO2TSP。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电厂大气污染源调查应包括()。A:A项目B:B项目C:C项目D:新建燃煤电厂项目

南方某新建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已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东风水泥厂、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已批准环评文件的拟建供水工程项目。为平衡该项目所需总量指标,拟关闭评价范围内的东风水泥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电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列入大气污染源调查的项目有()。A:东风水泥厂项目B:供水工程项目C:污水处理厂项目D:生活垃圾焚烧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B.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C.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D.对新建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某项目为三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其污染源调查内容的是()。A.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B. 本项目拟被替代污染源C. 本项目现有污染源D. 评价范围内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

某沿海工业区建设光气化生产装置,该装置涉及剧毒物质。项目废气污染物 最大等标排放量为2.8X107m3/h。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级 B. 二级C.三级 D.三级从简

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

某大气环境一级评价的新建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有其他在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该在建项目的数据来源应采用的资料或文件是()。A. 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B. 在线监测数据C. 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D. 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源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B.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C.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 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 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单选题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

多选题某采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醋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该项目污染源核算必 须包含的内容有()A50%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B75%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C满负荷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D非正常工况下光气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