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甲公司通过场上交易, 已经秘密持有乙公司股票4.5%。在此之前其子公司 丙和丁就已经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分别达到了 4. 5%和 2%。到9月30日下单扫盘。此时甲公司才做出公 告。公告其及关联企业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达到了 31% ,并据此要求乙公司召开董事会,重新选举董事 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公司未履行大股东持股报告义务和信息披 露义务B.若继续收购,甲公司应当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 出收购上市公司的要约C.证监会有权对甲处以40万元罚款D.证监会有权对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处以50万元 的罚款

2011年9月29日,甲公司通过场上交易, 已经秘密持有乙公司股票4.5%。在此之前其子公司 丙和丁就已经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分别达到了 4. 5%和 2%。到9月30日下单扫盘。此时甲公司才做出公 告。公告其及关联企业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达到了 31% ,并据此要求乙公司召开董事会,重新选举董事 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公司未履行大股东持股报告义务和信息披 露义务
B.若继续收购,甲公司应当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 出收购上市公司的要约
C.证监会有权对甲处以40万元罚款
D.证监会有权对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处以50万元 的罚款

参考解析

解析:。《证券法》第86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 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 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 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 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 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 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 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 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 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 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故A选项说法正确。
第88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 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 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 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 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收购上市公司部分 股份的收购要约应当约定,被收购公司股东承诺出售 的股份数额超过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的,收购人按比 例进行收购。”故B选项说法正确。
第193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 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 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 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 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 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 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 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 义务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从事前两款违法 行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故C选项正确,而D 选项中对控股股东处罚的前提是控股股东有指使行 为,而本题目并未交代。故D选项错误。

相关考题:

2006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场上交易已持有乙电脑公司股份的3.78%,并与其关联企业丙幼儿食品公司和丁电子公司约定,由该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2.56%和1.47%。这之后,甲公司继续收购,到3月28日,甲公司才下单收盘,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并要求乙公司召开董事会。但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12.51%。乙公司董事会选举金某为董事长。金某上任后不久,即采取了下列行为:(1)甲公司董事长于某为购买豪华住宅,要求金某以乙公司的红旗轿车一部作质押,向不知情的王某借款100万元;(2)金某操纵董事会决定投资500万元研制开发一套游戏软件,只有董事王某反对。后来此套游戏软件被国家有关部门取缔,造成公司直接损失700万元;(3)与丁公司签订协议,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向其出售电脑配件,以帮助丁公司抢占市场份额。金某的一系列行为引起了广大股东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多次要求召开股东会,但都被董事会拒绝。问:(1)假如甲公司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0%后继续收购,并向乙公司发出收购要约。在要约有效期内,乙公司被其担保公司戊公司诉至人民法院,那么甲公司能否撤回其收购要约?假如甲公司以此为由,对股民张某的股票以要约中规定的价格的70%收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2)对乙公司因为投资开发软件所造成的损失,董事会是否要负赔偿责任?董事王某能否因其未同意该项计划而免责?(3)董事会拒绝召开股东大会的做法正确吗?股东可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收购期限届满,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证券交易所应终止乙公司上市B.乙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要求甲公司以同等条件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甲公司不得拒绝C.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转让D.甲公司应将收购情况报告给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公告

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甲、乙,监事丙和董事会秘书丁持有部分本公司股份,关于甲、乙、丙、丁所持股份交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在担任该公司董事期间每年转让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B.乙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C.丙从该公司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D.丁所持本公司股份的转让不受持股数量和每次转让数量的限制

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甲、乙,监事丙和董事会秘书丁持有部分本公司股份,关于甲、乙、丙、丁所持股份交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在担任该公司董事期间每年转让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其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B.乙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C.丙从该公司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D.丁所持本公司股份的转让不受持股数量和每次转让数量的限制

甲、乙、丙、丁、戊五人是昌盛有限公司股东,其中甲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乙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2%;丙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7%,但丙与好友赵某签订了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好友赵某实际出资,享受投资收益;丁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30%;戊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50%,且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章程规定,持股比例低于5%的股东不得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无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B.丙无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C.赵某无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D.丁有权查阅并复制公司会计账簿

2015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在3月25日后,甲公司继续收购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假如甲公司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0%后继续收购,并向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在要约有效期内,乙公司被其担保公司A公司诉至人民法院,那么甲公司能否撤销其收购要约?说明理由。?、假如甲公司以乙公司被起诉为由,对乙公司的股东B公司持有的股票以要约中规定价格的70%压价收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2015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在3月25日后,甲公司继续收购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假如甲公司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0%后继续收购,并向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在要约有效期内,乙公司被其担保公司A公司诉至人民法院,那么甲公司能否撤销其收购要约?说明理由。 (3)假如甲公司以乙公司被起诉为由,对乙公司的股东B公司持有的股票以要约中规定价格的70%压价收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5%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一名董事,乙公司持有丙公司55%的股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甲和丙属于关联方。(  )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对其能够实施控制;同时,乙公司持有甲公司5%的股权,对其不构成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相关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应将持有的乙公司股权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成本法计量B、甲公司合并报表中,应将持有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C、甲公司合并报表中,应按照乙公司持有甲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将其转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库存股D、乙公司个别报表中,应将持有甲公司的股权确认为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持股披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该公司股本总额为3.8亿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未持有该公司股份)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股份10%、20%时,甲、乙决定继续对丁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遂向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公告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的要约,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为60天。收购要约期满,甲、乙持有丁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85%。持有其余15%股份的股东要求甲、乙继续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收购其股票,遭到拒绝。收购行为完成后,甲、乙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甲、乙拒绝收购其余15%股份的做法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5%股权,持有丙公司60%股权,持有丁公司45%股权(通过协议可以行使其他股东10%的权利),其中丙公司持有戊公司40%股权,持有乙公司20%股权,则不应该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的有()。A、乙公司B、丙公司C、丁公司D、戊公司

问答题2015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在3月25日后,甲公司继续收购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问答题2015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假如甲公司以乙公司被起诉为由,对乙公司的股东B公司持有的股票以要约中规定价格的70%压价收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多选题下列属于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的有()。A甲公司取得其集团内部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80%的股权B甲公司为母公司,其子公司乙公司购买其另一子公司丙公司70%的股权C甲公司从集团外部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D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权之后又取得其10%的股权E甲公司从其子公司手中取得其库存商品的75%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控股股东,乙公司将要作为被告面临大的诉讼,甲公司的董事长陈某告诉自己的朋友冯某,冯某立刻将自己持有的乙公司股票抛售,冯某的行为构成内幕交易行为B甲公司与其子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之间频繁进行丁公司股票的买卖,使丁公司股票的价格暴涨,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随即将丁公司的股票抛售,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的行为构成操纵证券市场行为C某证券公司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构成欺诈客户行为D甲公司的董事杨某经董事会同意,将公司的公款划入自己的证券账户买卖股票,买卖股票的所得归甲公司所有,杨某的做法合法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本案中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违反了信息披露制度,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单选题甲以协议转让方式取得乙上市公司7%的股份,之后又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陆续增持乙公司5%的股份,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甲需要进行权益披露的时点分别是(  )。[2014年真题]A其持有乙公司股份5%和10%时B其持有乙公司股份5%和7%时C其持有乙公司股份7%和12%时D其持有乙公司股份7%和10%时

单选题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5%股权,持有丙公司60%股权,持有丁公司45%股权(通过协议可以行使其他股东10%的权利),其中丙公司持有戊公司40%股权,持有乙公司20%股权,则不应该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的有()。A乙公司B丙公司C丁公司D戊公司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如果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持有乙公司股份30%时,并且继续收购,应当怎么办?程序是什么?

单选题2017年9月29日,甲公司通过场上交易,已经秘密持有乙公司股票4.5%。在此之前其子公司丙和丁就已经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分别达到了4.5%和2%。到9月30日下单扫盘,甲公司才作出公告。公告其及关联企业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达到了31%,并据此要求乙公司召开董事会,重新选举董事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公司未履行大股东持股报告义务和信息披露义务B若继续收购,甲公司应当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的要约C证监会有权对甲处以40万元罚款D证监会有权对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处以50万元的罚款

问答题甲公司为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11年1月1日,甲公司与非关联方A公司分别出资600万元及1 400万元设立乙公司,并分别持有乙公司30%及70%的股权。2×12年1月1日,丙公司向A公司收购其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成为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当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等。2×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购买其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甲公司购买乙公司70%股权的交易和原取得乙公司30%股权的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甲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打算一直持有乙公司股权。乙公司自2×11年1月1日至2×12年1月1日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自2×12年1月1日至2×13年1月1日实现净利润600万元,自2×13年1月1日至2×13年3月1日实现净利润1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影响)。

问答题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声明已持有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经调查,1993年9月29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为4.56%,在此之前,甲公司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9月28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就分别达到了4.52%和1.57%,合计6.09%,已经超过了法定报告义务要求的比例。而在9月30日,甲公司仍下单扫盘,截至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报告并公告时,三个公司合计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已达17.07%。另外,1993年9月30日,甲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分别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共114.77万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卖给了甲公司,24.6万股卖给了其他股民。经研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作出处理。设立上市公司收购的持股披露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问答题2011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股票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在3月25日后,甲公司继续收购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假如甲公司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0%后继续收购,并向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在要约有效期内,乙公司被其担保公司A公司诉至人民法院,那么甲公司能否撤回其收购要约?说明理由。 (3)假如甲公司以乙公司被起诉为由,对乙公司的股东B公司持有的股票以要约中规定价格的70%压价收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不定项题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收购期限届满,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证券交易所应终止乙公司上市B乙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要求甲公司以同等条件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甲公司不得拒绝C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转让D甲公司应将收购情况报告给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公告

问答题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该公司股本总额为3.8亿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未持有该公司股份)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股份10%、20%时,甲、乙决定继续对丁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遂向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公告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的要约,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为60天。收购要约期满,甲、乙持有丁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85%。持有其余15%股份的股东要求甲、乙继续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收购其股票,遭到拒绝。收购行为完成后,甲、乙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甲、乙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2015年3月25日,甲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的乙公司3.5%的股份。同日,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3%和1.2%。此后,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继续收购乙公司的股份,直至3月28日,甲公司才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作出公告,公告其所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5%。此时,甲.丙.丁三家共持有乙公司的股份数已达到11%。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假如甲公司持乙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0%后继续收购,并向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在要约有效期内,乙公司被其担保公司A公司诉至人民法院,那么甲公司能否撤回其收购要约?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