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公务员招考门槛也水涨船高,报考条件中的高学历要求并不鲜见。在高学历日渐成为公务员考试敲门砖的今天,广东省却反其道行之,决定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报考。广东省此举可谓突破常理。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追求高学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公务员待遇好,工作稳定,用人的要求应该高B. 提高门槛可以为国考降温,广州的做法不科学C.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是不应当使用高学历人才,而是要人尽其才D. 高学历高能力是用人单位提高要求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公务员招考门槛也水涨船高,报考条件中的高学历要求并不鲜见。在高学历日渐成为公务员考试“敲门砖”的今天,广东省却反其道行之,决定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报考。广东省此举可谓突破“常理”。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追求高学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公务员待遇好,工作稳定,用人的要求应该高

B. 提高门槛可以为“国考”降温,广州的做法不科学

C.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是不应当使用高学历人才,而是要人尽其才

D. 高学历高能力是用人单位提高要求的原因


相关考题:

烈士子女在()中,在同等条件下可享受优先优待等政策。 A、学前和义务教育B、征兵C、报考公务员D、就业

公务员就业趋势如何?

国家提出促进就业的政策有()。 A.自主创业优惠政策B.对中西部实行周转编制的政策C.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后的升学、考公务员加分政策D.大学生到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后的工龄、劳保福利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途径:()。 A.参军B.企业应聘C.考取公务员D.灵活就业

今年报考公务员的多数在哪个年龄阶段?

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没有报考公务员B.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C.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D.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64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人数较上一年增加12%,今年公务员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0:1,远远超出2007年的42:1。竞争最激烈的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高达162:1。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己经成了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众多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的追捧,特别是对公务员职业的不正确认识,造成了公务员报考热的出现。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一项是:A.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众多高校毕业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B.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公正性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种公平竞争中来C.相对于其他职业,公务员不仅职业较为稳定,同时具有相对完备、良好的待遇和保障体系D.近年来,在职人员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感到在校有( )。A.学习压力B.就业压力C.人际压力D.考研压力

提高我国就业质量需要()。 ①大学生带头创业 ②政府提供就业信息 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④健全劳工标准 ⑤增加公务员编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④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机构就《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针对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你认为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同时收到公务员和一个待遇优厚的公司的录用通知,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然后追问:如果待遇非常优厚呢?你如果选择了公务员,你怎样向那个公司解释?

《就业促进法》对公平就业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应该为劳动者提供的是()。A、优厚的薪资待遇、安全的工作环境B、平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条件C、舒适的办公环境、公平的竞争机会D、公开的薪资待遇、发展的晋升空间

20l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2月5日进行,有141万人通过报名审核,最热职位创下4961:l的纪录。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当前就业问题的关注。为此政府应() 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人都具备报考公务员的条件②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称心的岗位④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199.8万,职位最高竞争比例达2841∶1,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的职位报考比例相对较低,有742个冷门职位无人问津。面对这种情况,考生要实现就业应该() ①树立职业平等观 ②扩大公务员的就业规模 ③拓宽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信息 ④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格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今年公务员招录职位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机构就《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你认为政府和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努力。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直逼145万,高热不减。某热门职位报考人数超过4000,而较冷门的职位报考人数很少。这表明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①依靠政府安排就业 ②努力追求高薪职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树立职业平等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格的报考人数历史性的达到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理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要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①将公务员作为唯一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大多数大学生目前感到在校有()A、学习压力;B、就业压力;C、人际压力;D、考研压力

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被录取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法律有《劳动法》、《()》、《教师法》、《教育法》、《公务员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

2013年8月2日,针对今年有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等说法,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开发处处长方伟予以回应,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他介绍说,今年大学生就业基本稳定。近几年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引发了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关注。为此政府应该()①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②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称心的岗位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人都具备报考公务员的条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问答题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被录取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单选题某地区目前就业状况如下:有2900人报考公务员,博士生有450人,研究生有600人,大学生有1200人,专科生有650人。要保证考上公务员的有600人是同一学历,问至少有多少人考上公务员?(  )A2248人B601人C2150人D1200人

填空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法律有《劳动法》、《()》、《教师法》、《教育法》、《公务员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

单选题提高我国就业质量需要()。 ①大学生带头创业 ②政府提供就业信息 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④健全劳工标准 ⑤增加公务员编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