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参考解析

解析:(1)洞口施工时应该注意:
1)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2)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台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短可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超短台阶)3种。
2)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
3)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
(3)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相关考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 / 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根据围岩情况拟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3.根据背景材料,什么叫台阶法?台阶法有几种形式?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设计净空宽度10.8m,净空高度6.6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3-1所示。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单位做法如下:①上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3m;②下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4m;③仰拱每循环开挖长度为3m;④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120m;⑤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1> 、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2> 、写出图3-1中构造物A、B、C、D的名称。<3> 、写出图3-2中工序E、F的名称。<4> 、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5> 、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全长47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且BQ值<250。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所处地层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软土   B、浅埋   C、瓦斯   D、岩石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   A、掘进机法   B、新奥法   C、盖挖法   D、盾构法3、洞口围岩为( )级。   A、Ⅱ   B、Ⅲ   C、Ⅳ   D、Ⅴ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   A、涵洞   B、通道   C、明洞    D、暗洞5、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特长   B、长   C、中   D、短

下列有关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做法中,正确的是( )。A.隧道开挖后立即衬砌支护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C.隧道开挖后,让围岩充分回弹后再衬砌支护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隧道开挖后不衬砌支护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C.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 1618m,左线长 1616m,设计净空宽度 10.8m,净空高度 6.6m,设计车速 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 IV 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 3 所示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 4 所示。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 施工单位做法如下:①台阶开挖, 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 4m;②仰拱施工左右半幅分次浇筑;③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120m;④仰拱以上的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施工。【问题】1.按隧道断面形状, 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 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2.写出图 3 中构造物 A、 B、 C、 D 的名称。3.写出图 4 中工序 E、 F 的名称。4.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 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5.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n-m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问题】2、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哪些要求?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8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并对锚喷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①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②喷层与围岩粘结情况的检查;③喷层厚度检查。 (1)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对锚喷支护的质量的检查,除背景中提到的以外,还要做哪些检查?

某公路山岭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采用新奥法钻爆施工。该隧道施工在辅以大型机具设备时宜采用()施工。A、台阶开挖法B、全断面开挖法C、分部开挖法D、隧道挖掘机法

“隧道塌方的治理”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坍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隧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新奥法当开挖面稳定时的施工顺序是()。 ①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 ②柔性衬砌 ③防水层 ④第二次衬砌 ⑤开挖A、⑤②①④③B、⑤②①③④C、⑤①②③④D、⑤①②④③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2.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3)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4)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问答题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8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并对锚喷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①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②喷层与围岩粘结情况的检查;③喷层厚度检查。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对锚喷支护的质量的检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以外,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答题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Ⅱ-Ⅲ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工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治塌先治水”的原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以加强防排水工作? (2)为防止隧道塌方,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哪些要求?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单选题运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当开挖面比较稳定时,正确的施工顺序应该为()。A开挖-防水层-柔性衬砌-二次衬砌-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B开挖-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柔性衬砌-二次衬砌-防水层C开挖-柔性衬砌-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防水层-二次衬砌D开挖-柔性衬砌-防水层-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二次衬砌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8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并对锚喷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①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查;②喷层与围岩粘结情况的检查;③喷层厚度检查。 (1)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分部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对锚喷支护的质量的检查,除背景中提到的以外,还要做哪些检查?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1)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单选题某公路山岭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采用新奥法钻爆施工。该隧道施工在辅以大型机具设备时宜采用()施工。A台阶开挖法B全断面开挖法C分部开挖法D隧道挖掘机法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

问答题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Ⅱ-Ⅲ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工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碎裂,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量测冒顶,塌方。针对上诉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问答题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Ⅱ-Ⅲ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工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塑料止水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