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项是急性CO中毒的机制是A.吸入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引起机体严重缺氧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为氧的1/3600C.HbCO解离速度是HbO2的230—260倍D.CO中毒后,氧离曲线右移E.CO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与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无关

以下哪项是急性CO中毒的机制是

A.吸入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为氧的1/3600

C.HbCO解离速度是HbO2的230—260倍

D.CO中毒后,氧离曲线右移

E.CO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与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无关


相关考题:

CO的中毒机制主要是A.可迅速形成HbCO,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细胞内窒息B.CO可刺激化学感受器,而致缺氧C.可迅速形成HbCO,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抑制某些酶D.可迅速形成HbCO,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E.CO在空气中存在,使空气中氧的相对含量降低,而致缺氧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CO破坏红细胞膜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bC.CO破坏血红蛋白结构D.CO引起血液凝固性发生改变E.CO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

下面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中,描述错误的是A.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 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B.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C.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 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D.高浓度的CO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E.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CO破坏红细胞膜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bC.CO破坏血红蛋白结构D.CO引起血液固性发生改变E.CO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

CO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下列不妥的是()A、CO吸入体内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B、碳氧血红蛋白不易解离C、CO可促进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D、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大

CO中毒的机制是()。A、导致机体缺氧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D、CO使氧解离曲线左移E、CO抑制呼吸中枢

下面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中,描述错误的是()A、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B、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C、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D、高浓度的CO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E、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正确的是()A、CO85%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B、CO240倍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CO200倍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D、碳氧血红蛋白虽不能携带氧,但易解离E、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CO中毒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A、CO与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B、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C、与含二价铁的肌球蛋白结合,损害线粒体功能D、产生高铁血红蛋白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

判断题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A对B错

多选题CO中毒的机制是A导致机体缺氧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DCO使氧解离曲线左移ECO抑制呼吸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