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2)课文摘录: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著名的克里特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2)课文摘录:
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著名的克里特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
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参考解析

解析:【参考设计】 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资料,内容主要包括希腊国内多山靠海、土壤贫瘠的地理环境,还有该地区曾出现过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基本概况和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伯里克利的头像图片。借助上述内容,向学生抛出古代希腊的文明载体和政治形式是什么样的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古代埃及建立的集权国家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视频影像和图片讲解独特地理环境下的希腊出现众多城邦国家的原因。通过介绍各城邦的简要状况,指导学生分组探讨城邦的具体特征。
【学生活动】
分组辩论,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其他学生补充。总结:第一,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第二,城邦普遍实行共和体制,建立民主政治。第三,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杰出的文化成就。第四,希腊城邦长期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教师活动】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包含了梭伦至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阅读材料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并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根据手中的文字材料组织语言,试着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理顺出来,对其中的规律性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
每组学生经过讨论、整理,将本小组的结果向全体师生进行表述。
【教师活动】
教师首先邀请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各自发言进行互评,再做最后的总结,即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经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不断改革完善,日渐成熟,使得民主政治深入民心,保证城邦公民的政治权益.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滥觞。
归纳小结:
【教师活动】
根据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理顺希腊城邦同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和伯里克利时期的臻于完善。最后,将课堂重要知识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形式记忆。
【学生活动】
以课后习题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以回顾所学问题与分析既有材料为主线,层层深入解读,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相关考题: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下面是某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3个问题。(1)这是课堂教学的哪一个环节?(6分)(2)该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分别达到什么教学目的?(12分)(3)根据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下面是两位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片段。设计一?设计二?问题:?(1)说明两个教学设计片段的特点。(2)根据上述设计片段说说情境教学的好处,以及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选取素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10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关于“保险丝的作用”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说明该演示实验“观察保险丝的作用”的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某物理单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任务:(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12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光”一章某节中用酒精灯、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薄膜干涉实验现象与原理。(12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7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自感现象的应用”一节介绍的日光灯电路图。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节中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如何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任务: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象” 一章中的演示实验。任务:(1)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 (4 分)(2) 基于该演示实验, 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8 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材料:下面是某思想政治老师关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教学设计片段。问题:请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对本教学片段中问题设置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设置存在的缺陷提出修改建议。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呈现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Let’s learn材料①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简述什么是课堂操练。(2)设计Presentation环节的教学活动,并对设计意图加以说明。(3)设计 Practice环节的教学活动(不少于2个),并对设计意图加以说明。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10分)(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10分)(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如何提高课堂活泼性。(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巩固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第2课色彩的和谐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演示的原则有哪些?(2)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3)请设计本节“句型课”的新知呈现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题: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答题教学设计题: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问题:(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教材片段的教学目标。(8分)(2)请简述本教材片段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4分)(3)请设计本教材片段的提纲式板书。(4分)

问答题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