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所示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的一个居住街坊,占地10.4 hm2,居住人口约为4 000,其东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地段内大部分建筑(除标志层数的以外)为单层合院式建筑,合院建筑为其主要特色,建筑质量较好。地段内还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地段整治和适当改造。地段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南侧均为支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段以保护整治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西南角房屋破败,可以进行更新改造,拟建设多层住宅及为街坊服务的商业网点。为疏解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停车位数量不以一般居住区标准设计。方案除下图中标识出的车行路、步行路和新建多层住宅外,其余地段依照总体规划要求按原有院落边界整治、改造,不打破现有城市肌理。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图4所示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的一个居住街坊,占地10.4 hm2,居住人口约为4 000,其东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地段内大部分建筑(除标志层数的以外)为单层合院式建筑,合院建筑为其主要特色,建筑质量较好。地段内还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地段整治和适当改造。地段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南侧均为支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地段以保护整治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西南角房屋破败,可以进行更新改造,拟建设多层住宅及为街坊服务的商业网点。为疏解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停车位数量不以一般居住区标准设计。
方案除下图中标识出的车行路、步行路和新建多层住宅外,其余地段依照总体规划要求按原有院落边界整治、改造,不打破现有城市肌理。


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历史城区整治优点如下。
(1)街坊内增加了绿地,环境得到改善。
(2)街坊肌理与四合院均得到保护。
(3)街道交通组织合理,人车分流减少了干扰。
(4)迁走工厂,增加了幼儿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2.历史城区整治缺点如下。
(1)东西向车行路线选线破坏了文物保护单位,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2)西南角规划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3)西面次干路出入口偏多。

相关考题:

八字桥西街属于哪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要素A历史文化街区B历史建筑C历史地名D历史地段

如图3 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的一个居住街坊,占地10.4hm2,居住人口约4000 人,其东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地段内大部分建筑(除标识层数的以外)为单层合院式建筑,合院建筑为其主要特色,建筑质量较好,地段内还有2 处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地段整治和适当改造。地段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南侧均为支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地段以保护整治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西南角房屋破败,可以进行更新改造,拟建设多层住宅及为街坊服务的商业网点。为疏散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停车位数量不以一般居住区标准计。  方案除图中标识出的车行路、步行路和新建多层住宅外,其余地段依照总体规划要求按原有院落边界整治、改造,不打破原有城市机理。图3-2 更新改造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图4 所示范围为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东北有一片以传统民居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南有以近代工业建筑为主的厂区,其中厂区西侧高地上两处高级职员住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的高地上有历史建筑文昌阁(相关地面高程已在图上标注);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两个视廊,即文昌阁与省级文保单位,以及文昌阁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视廊。  该地区现状居住人口密度大,传统居住建筑失修,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当地政府启动了该地区的保护与更新项目,项目实施范围如图所示。首先,除保留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近代厂房外,拆除了规划地段内的其他建筑。同时正式委托某专家编制该地区的详细规划。该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B 地区)插建和新建以四、五层为主的条式住宅;为求得资金平衡,在历史文化街区控制地带以外(A 地区)建设35 米的高层住宅;南部的近代工业建筑调整为创意产业园;在地段周围开辟城市主干路和若干支路;增设220kV 变电站。详见规划示意图。图4 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市做法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下图为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 公顷。用地西侧为主干路,北侧为次干路,南侧和东侧为支路。用地内为高层住宅;沿东侧支路设置商业配套设施;另设片区中心小学一所和全日制幼儿园一所,市政设施齐全;地段内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小区采用地下停车,车位符合相关规范。地段规划建筑限高45m。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3。规划住宅高2.95m,层数见下图。图3 居住区规划总平面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理由。

图所示为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 4 hm2,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 2万m2,公建面积1 2万m2 。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东南侧建设有城市公园,北侧和西侧临城市主、次干路。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问题】请补充规划条件。

图为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公顷。用地西侧为主干路,北侧为次干路,南侧和东侧为支路。用地内为高层住宅;沿东侧支路设置商业配套设施;另设片区中心小学一所和全日制幼儿园一所,市政设施齐全;地段内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小区采用地下停车,车位符合相关规范,地段规划建筑限高45m,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3,规划住宅层高2.95m,层数见图。【问题】: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理由。

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的建设活动。A:新建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B:迁移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C:改建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D:扩建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相协调的建筑

当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服从( )的规划控制要求。A.核心保护范围B.文物保护单位C.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或文物保护单位护单位D.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

居住人口密度等于( )。A.建筑基底占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筑基底占地面积B.建设用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筑基底占地面积C.建设用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设用地面积D.建筑基底占地内总人口数除以建设用地面积

某居住区用地面积为2hm2,其中住宅用地面积1hm2,该居住区住宅建筑净密度为65%,假设该居住区各住宅建筑各层体量一致,住宅平均层数为8层,则该居住区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正确表示为( )。A.65% ×1(hm2)B.65%×1(hm2)/1(hm2)C.8×65%×1(hm2)/1(hm2)D.8×65%×1(hm2)/2(hm2)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B.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C.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自行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D.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历史建筑E.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的,必须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B.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C.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自行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D.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B、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C、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自行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D、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予以登记 B、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不得设立建设控制地带 C、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D、在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可以进行采石活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 )。A.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B.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C.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D.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下列哪些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A.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B.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C.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D.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E.尽可能地重建和复原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

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层次的有( )。A.历史文化名城B.历史城区C.历史文化街区D.文物保护单位E.历史建筑

依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高层建筑中,属于二类高层建筑的有()A、层数为9层,建筑高度为27m的居住建筑B、层数为12层,建筑高度为32.4m的居住建筑C、层数为20层,建筑高度为54m的居住建筑D、层数为10层,建筑高度为36m的居住建筑

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层次的有()。A、历史文化名城B、历史城区C、历史文化街区D、文物保护单位E、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的地区。A、风貌协调B、拆迁改造C、保护更新D、建设控制

居住人口密度等于( )。A、建筑基地占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筑基底占地面积B、建设用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筑基底占地面积C、建设用地内的总人口数除以建设用地面积D、建筑基底占地内总人口数除以建设用地面积

单选题国务院关于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国函[2013]第035号××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申报××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府[201219号)收到。①:一、你省及××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保护好××县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体现近代文化特色和地方传统风貌,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二、同意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二O一三年一月二十日国务院此公文标题的正确格式为()。,A国务院关于同意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B国务院关于同意将ד×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夏C国务院同意关于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D国务院关于将××省××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单选题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B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C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自行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D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单选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的地区。A风貌协调B拆迁改造C保护更新D建设控制

单选题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 )的建设活动。A新建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B迁移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C改建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D扩建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相协调的建筑

多选题依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高层建筑中,属于二类高层建筑的有()A层数为9层,建筑高度为27m的居住建筑B层数为12层,建筑高度为32.4m的居住建筑C层数为20层,建筑高度为54m的居住建筑D层数为10层,建筑高度为36m的居住建筑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层次的有()。A历史文化名城B历史城区C历史文化街区D文物保护单位E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