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县,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县城生态环境脆弱,东北部山区蕴藏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3 年,县域常住人口30 万人,呈现负增长态势,城镇化水平38%,辖9 个乡镇。规划期为2013~2030 年,规划大力发展煤化工业,2030 年县城常住人口55 万人,城镇化水平75%,县域形成1 个中心城区、5 个重点镇、3 个一般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布局、饮用水源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矿产开采及煤化工业区分布如图所示。图1 某县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问:根据提供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西部某县,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县城生态环境脆弱,东北部山区蕴藏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3 年,县域常住人口30 万人,呈现负增长态势,城镇化水平38%,辖9 个乡镇。规划期为2013~2030 年,规划大力发展煤化工业,2030 年县城常住人口55 万人,城镇化水平75%,县域形成1 个中心城区、5 个重点镇、3 个一般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布局、饮用水源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矿产开采及煤化工业区分布如图所示。



图1 某县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问:根据提供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该县的城镇化呈负增长状态,至规划期末,城镇化率由规划期初的38%提高到55%,明显脱离实际不合理。
  (2)重点镇设置过多,根据该县的资源条件概述,不具备发展4 个重点镇的条件。
(3)该县为资源型缺水城市,发展高耗水的煤化工业不合理。
(4)煤化工业区选址不合理:接近水源一级保护区,造成废气和粉尘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的品质,与采矿点没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5)在省级风景区设采矿点不合理,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相关规定。
  (6)高速公路规划选线不合理,对内没有与中心城市、重点镇取得便捷的交通联系。对外没有与周边县区取得联系。
  (7)省级主要道路选线布局不合理,没有与相应的镇村体系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部分线性建议取消。
  (8)铁路选线不合理,没有便捷的联系主要城区,甚至选线穿越东北角重点镇不合理。
  (9)铁路客货运站点距离中心城区太远不合理。

相关考题:

我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袁纯清讲话中提到落实中央提出的“3个1亿人”的目标,抓住“两个指标”,瞄准“三个群体”,破除“三扇门”。其中两个指标是指() A、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B、人口城镇化率和土地城镇化率C、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D、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至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A、55%左右B、60%左右C、65%左右D、70%左右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县城6 个,其它建制镇34 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 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图1-1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示意图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2004~2020)  【问题】  试结合该市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在该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 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问题】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曲。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试结合该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图2-1)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图2-2所示),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某地区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处于国家功能区划的限制发展区,南、北均为丘陵及山地,城镇在河谷地带布局。北部为水源地与生态涵养区,现状总人口41 万,城镇化水平32%。县城人口9 万人。东西均为人口为100 万的大城市甲、乙。  规划20 年后总人口62 万,城镇化水平62%,县城人口15 万人。布局一个中心城市,6 个重点镇,9 个一般镇。并在中心城市东部规划了20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  【问题】  论述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北方某县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为该县产业升级、发展商贸物流业创造了条件。  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山间盆地。2012 年年底,县城常住人口14.7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6km2,人均建设用地106.1m2;经规划预测到2030 年人口规模达到25 万人左右,建设用地为27km2,人均108m2。县城老城区继续完善传统商贸服务业;在老城区东侧依托高速铁路站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西南部已有传统产业园区的升级与更新。规划布局详见示意图。图2 某县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2013—2030)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在城镇规模、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原因。

图1 为西南内陆地区某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县县域面积1316 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丘陵山区,东南部为平原,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甲,北江是它们共同的水源地。  2009 年底,该县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2%,人均GDP 为21240 元,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2020 年县城总人口80 万人,其中:县城城市人口30 万人;重点镇5 个,每个镇驻地人口2.6 万人;一般镇13 个,每个镇驻地人口1 万人左右。规划确定城镇主导职能如下:县城为综合服务,重点镇A 为农产品加工,重点镇B 为商贸和旅游,重点镇C 为旅游及建材,重点镇D 为商贸服务,重点镇E 为化工和物流。图1 某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对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其规划示意图如图2—12所示。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城市西距人口6 5万的地级城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 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问题】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图2-4-1所示为我国东部地区滨江某县城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规划期为2010--2020 年。县域面积480 km2,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规划县域总人口 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0万人左右。规划期末县城城市人口 10万人,重点镇3万人,一般镇1万人左右。带状县域向南北有较强的经济和交通辐射需求。请对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 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 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试结合现状(图2-4-2)和规划示意图(图2-4-3),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发展目标中指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A: 40%B: 50%C: 60%D: 7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A.50%B.55%C.60%D.65%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 )。A.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B.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C.镇域规划和县城区规划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A:县域城镇体系规划B:修建性详细规划C:县城区规划D:镇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 )A.县域城镇体系规划B.修建性详细规划C.县城区规划D.镇规划

2013年户籍城镇化率达到36%,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城镇化率将达到45%。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A、36%B、40%C、45%D、55%

下列选项中,()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C、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D、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E、划定必须制定规划的乡和村庄的区域,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B、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C、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D、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B、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线路C、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D、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E、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左右。A、50%B、55%C、60%D、65%

城镇体系规划分为()。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C、市域(镇域)城镇体系规划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E、乡镇体系规划

多选题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B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线路C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D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E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C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D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E划定必须制定规划的乡和村庄的区域,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

多选题城镇体系规划分为()。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C市域(镇域)城镇体系规划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E乡镇体系规划

单选题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 )A县域城镇体系规划B修建性详细规划C县城区规划D镇规划